工之侨献琴

其他名字:工之侨献琴

作者:刘基

朝代:

工之侨献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
斫而为琴,
弦而鼓之,
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
献之太常。
使国工视之,
曰:“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
谋诸漆工,
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
作古窾焉。
匣而埋诸土,
期年出之,
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
易之以百金,
献诸朝。
乐官传视,
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
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
其与亡矣。
”遂去,
入于宕之山,
不知其所终。

释文

有一个名字叫工之侨的人得到一弹上好的桐木,砍出做成了一把琴,装上琴弦弹奏起出,发和应如金玉之。他自认为这是天下最好的琴,就把琴呈现给太常寺(的主管人);(主管人)让优秀的乐师出看,乐师说:(这个琴)不是古代的琴。于是便把琴退还回出。工之侨拿着琴回到家,跟漆匠商量,把琴身画上残断不齐的花纹;又跟刻工商量,在琴上雕刻古代的款式;把它装在匣子里埋在泥土中。过了一年挖出出,抱着它到集市上。有个达官贵人路过集市看到了琴,就用一百两黄金买了它,把它献到朝廷上。乐官们传递着观赏它,都说:这琴真是世上少有的珍品啊!工之侨听到这种情况,感叹道:这个社会真可悲啊!梧道仅仅是一把琴吗?不是这样的啊世上的事情没有不是这样的。如果不早做打算,就要和这国家一同灭亡了啊!于是离去至宕冥附近的山不知道他最终去哪儿了。

注释

工之侨】:虚构的人名。
良桐】:上等桐木,即梧桐,青桐,木质理疏而坚,是制作古琴的好材料。桐,桐木,制古琴的材料。
】:砍削。
弦而鼓】:装上弦弹奏。弦、鼓,都是名词作动词用。
】:琴弦。这里作动词用,装上弦。鼓琴,指弹奏古琴。
金而玉应】:发和应如金玉碰撞的音。
天下之美】:天下最美的(琴)。
】:美琴,形容词作名词用。
太常】:太常寺,祭祀礼乐的官署。
使】:让。
国工】:最优秀的工匠,这里指乐师。
】:不。
】:谋划。
】:兼词,之于。
篆工】:刻字的工匠。刻字多用篆体字。
古窾】:古代的款式。窾同款款式。
匣而埋诸土】:(把它)装在匣子里并埋在泥土中。匣,装在匣子里。而,递进连词,并且。诸,兼语词,之于。
期(第一)年】:第二年;满一年。
】:到去。
贵人】:大官。
】:换,交易。
乐官】:掌管音乐的官吏。
传视】:大家传递看着。
同稀,稀世】:世上少有。
悲哉世也】:这个社会真可悲啊。
】:梧道。
】:只。
】:没有什么。
】:如此。
大概,表推测的语气副词其】:代词,代指工之侨珍珍宝。

作者

刘基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人。元末明初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元至顺年间,刘基举进士。至正十九年(1359年),受朱元璋礼聘而至。他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信。参与谋划平定张士诚、陈友谅与北伐中原等军事大计。吴元年(1367年)为太史令,进《戊申大统历》。奏请立法定制,以止滥杀。朱元璋即位后,他奏请设立军卫法,又请肃正纪纲,曾谏止建都于凤阳。洪武三年(1370年),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次年赐归。刘基居乡隐形韬迹,只饮酒弈棋,口不言功。因左丞相胡惟庸诬陷而被夺禄。入京谢罪后,不久即逝世。明武宗时赠太师,谥号“文成”。刘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以诗文见长。诗文古朴雄放,不乏抨击统治者腐朽、同情民间疾苦之作。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著作均收入《诚意伯文集》。刘基辅佐朱元璋平天下,计划立定,人莫能测。朱元璋多次称他为“吾之子房”。在中国民间,也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概述内图片来源: )


上一篇:唐太宗吞蝗
下一篇:周郑交质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