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媿 | kuì | 12划 | 惭愧。后作“愧” 媿,惭也。从女,鬼声。——《说文》。 所以媿厉之也。——《礼记·聘礼》 永媿乎道德。——《庄子·骈拇》 众人媿之。——《荀子·儒效》 又如:媿切(使之深深地感到惭愧);媿色(惭愧的神色);媿佩(对人佩服,自愧不如);媿怍(惭愧);媿赧(因惭愧而面红耳赤) 羞辱 媿,耻也。——《广雅》 大夫种始谋曰:“昔者 吴夫差不顾义而媿吾王。”—— 汉· 袁康《越绝书》 感谢 臣常媿其长者,思有以报。——《新唐书》 心摇只待东方晓,长媿寒鸡第一声。——唐· 陆龟蒙《自遣》 惭愧。后作“愧”。媿,惭也。从女,鬼声。——《说文》。永媿乎道德。——《庄子·骈拇》众人媿之。——《荀子·儒效》辛苦空成左传癖,逍遥常媿大慈僊。——陆游《夜坐》 羞辱。媿,耻也。——《广雅》大夫种始谋曰:“昔者吴夫差不顾义而媿吾王。”——汉·袁康《越绝书》
|
揆 | kuí | 12划 | 准则;原则 先圣后圣,其揆一也。——《孟子·离娄下》 又如:千载一揆 事务;政事 纳于百揆,百揆时叙。——《书·舜典》 因宰相管理百官百事,后遂以指宰相或相当于宰相之职 。 如:揆路(宰相之位,内阁);揆衡(宰相)
|
頄 | qiú | 11划 |
-
1.颧骨:“壮于~。”
2.泛指面颊:“一语及学,则~为之赤。”
3.厚。
|
鄈 | kuí | 11划 |
-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西省临汾市境。
|
匮 | kuì,guì | 11划 | 名词 储放东西的箱子。同「柜」。 《书经.金縢》:「公归,乃纳册于金縢之匮中。」唐.韩 愈〈送权秀才序〉:「伯乐之厩多良马,卞和之匮多美玉。」
|
欳 | kuài | 11划 |
-
叹息。
|
逵 | kuí | 11划 | (形声。从辵 chuò),坴(lù)声。本义:四通八达的道路 同本义。后也泛指大道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诗·周南·免罝》 又如:大逵(大道);逵衢(大道);逵路(四通八达的大道);逵径(岔路) 逵穴 ,水中之穴道交通者
|
隗 | wěi,kuí | 11划 | 倒塌 有客乘之,隗若山颓。——《酒赞》 另见 kuí
|
馗 | kuí | 11划 | 四通八达的大道。同“逵” 馆宅充廛里,女士满庄馗。——王粲《从军诗》 又如:馗龙(九头龙。馗:四通八达的道路,比喻头很多)
|
盔 | kuī | 11划 | (形声。从皿,灰声。本义:钵) 同本义。盂一类容器 盔,盔器,盂属也。——《龙龛手鉴》 首铠。古代战士用以保护头部的帽子。也指消防人员或矿工带的金属帽子 三通鼓罢,袁绍金盔金甲,锦袍玉带,立马阵前。——《三国演义》 又如:盔缨(头盔上的丝织饰物)
|
晆 | kuí | 10划 |
-
眭别。
|
悝 | kuī,lǐ | 10划 | 嘲笑。通“诙” 由余以 西戎孤臣而悝 缪公于宫室。——《文选·张衡·东京赋》 另见 lǐ 动词 嘲笑。《文选.张衡.东京赋》:「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唐.李善.注:「悝,犹嘲也。」 名词 人名用字。如战国时有李悝。
|
聭 | kuì | | |
葵 | kuí | | |
蒉 | kuì | | |
躨 | ku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