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縉 | jìn | 16划 |
-
见“缙”。
|
儘 | jǐn | 16划 | 动词 完结、终止。 【组词】:「取之不尽」、「无穷无尽」、「冬尽春来」。唐.李商隐〈无题〉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 动词 全部用出,竭力、努力完成。 【组词】:「竭尽所能」、「尽其所长」。《孟子.梁惠王上》:「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
錦 | jǐn | 16划 |
-
见“锦”。
|
噤 | jìn | 16划 | 闭口 口禁,口闭也。从口,禁声。——《说文》 口噤闭而不言。——《楚辞·思古》 翅垂口噤心甚劳。——杜甫《朱凤行》 又如:噤声(闭口不言;不出声或小声);噤窄(闷在心里不说);噤口卷舌(缄默不言) 关闭;封闭 有噤门而莫启。——潘岳《西征赋》 又如:噤门(关门) 因寒冷而发生的哆嗦 。 如:噤渗(瑟缩寒战);噤颐(微动其颊。细语);噤战(咬紧牙关打颤) 吃光喝完 你过来,这酒我吃不了,咱两个噤了这素子酒吧。——《金瓶梅》
|
濅 | jìn | 16划 |
-
古同“浸”。
|
賮 | jìn | 16划 |
-
古同“赆”。
|
歏 | jìn,qūn | 15划 |
- [ jìn ]
-
打哈欠。
- [ qūn ]
-
气盛。
|
鹶 | jīn | 15划 |
-
1.苦。
2.古同“矜”。
|
瑾 | jǐn | 15划 | (形声。从玉,堇(qín)声。本义:美玉) 同本义 瑾瑜美玉也。——《说文》 瑾瑜匿瑕。——《左传》 捐赤瑾于中庭。——《楚辞·愍命》 怀瑾握瑜。——《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又如:瑾瑜(瑾瑶。二美玉名。泛指美玉);瑾瑕(瑾,美玉;瑕,有疵的玉。比喻美丑,优劣) 比喻美德 。 如:瑾瑜(比喻美德贤才)
|
嶜 | qín | 15划 |
-
〔~崟(yín)〕高峻;险峻,如“玉石~崟(yín),眩耀青荧。”
|
璡 | jīn | 15划 |
-
见“琎”。
|
殣 | jìn | 15划 | 饿死的人 道殣相望。——《左传》
|
黅 | jīn | 15划 |
-
黄色:“其谷玄~。”
|
觐 | jìn | 15划 | (形声。从见,堇(qín)声。本义: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帝王) 朝见 诸侯秋季朝见天子或朝拜圣地 诸侯秋朝曰觐。劳王事。——《说文》 觐,见也。——《尔雅》 秋见曰觐。——《周礼·大宗伯》 天子当依而立,诸侯北面而见天子曰觐。——《礼记·曲礼》 韩侯秋见天子曰觐。——《诗·大雅·韩奕》 秋觐以比邦国之功。——《周礼》 泛指诸侯朝见天子 扶病觐。——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觐见三宫(指朝见太皇太后、太后及皇帝);觐饷(觐见与饷宴);觐岁(岁时朝觐);觐岳(朝拜祭祀山岳);觐礼(古代诸侯秋天朝见天子的仪式) 进见,访谒 宣子私觐于子产。——《左传·昭公十六年》 又如:觐接(谒见身分地位较高者以接近之);觐省(探望双亲);觐会(会见)
|
凚 | jìn | 15划 |
-
1.寒冷到极点。
2.冻的打哆嗦。
|
僸 | jìn | 15划 |
-
1.〔~~〕仰头振奋之态。
2.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乐曲名。
|
漌 | jǐn | 14划 |
-
清。
浸渍。
|
瑨 | jìn | 14划 | 像玉的石头。多用于人名 瑨,美石次玉。——《广韵》
|
墐 | jìn | 14划 | 用泥涂塞 墐,涂也。从土,堇声。——《说文》 皆墐其户。——《礼记·月令》 塞向墐户。——《诗·幽风·七月》 又如:墐涂(用泥涂抹);墐户(涂塞门窗孔隙);墐灶(修砌炉灶) 通“殣”。掩埋 行有死人,尚或墐之。——《诗·小雅·小弁》
|
馑 | jǐn | 14划 | 缺乏 多者不独衍,少者不独馑。——《盐铁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