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跕 | diǎn,diē,tiē | 12划 | 参见「跕跕」条。
|
蹜 | sù | 18划 |
-
〔蹜蹜〕小步快走的样子。
|
踃 | xiāo | 14划 |
-
1.〔跳~〕动。
2.跳。
|
踐 | jiàn | 15划 |
-
见“践”。
|
跆 | tái | 12划 |
-
踏;踩:~藉(践踏)。
|
躤 | jí | 24划 |
-
践踏:“乘骑之所蹂若,人民之所蹈~。”
|
蹾 | dūn | 19划 | 同“蹲” 有几个小丫头蹾在地下找东西。——《红楼梦》 猛地往下放,着地很重 。 如:蹾摔(顿足摔物;顶撞,摔打);蹾坐(屁股重重地坐地)
|
跙 | jū,jù,qiè | 12划 |
- [ jū ]
-
古同“趄”。
- [ jù ]
-
〔~~〕偏偏跌跌走不动的样子,如“驷马~~,而更其御。”
- [ qiè ]
-
古同“趄”。斜靠。
|
躌 | wǔ | 21划 |
-
1.足迹。
2.踩,踩在上面。
|
跂 | qí,qǐ | 11划 | (形声。从足,支声。本义:多出的脚趾) 同本义 跂,足多指也。——《说文》 而枝者不为跂。——《庄子·骈拇》 又如:跂骨(脚跟骨,胫骨前垂的部分) 通“歧”。分叉 夫挟依于跋躍之术。——《淮南子·俶真》注:“跂躍,犹龃龉,不正之道也。” 又如:跂趋(不同的趋向);跂途(歧路) 另见 qì
|
踛 | lù | 15划 |
-
古同“陆”,跳跃。
|
蹽 | liāo | 19划 | 迅速地走 。 如:一气蹽了十几里 偷偷地溜走 。 如:趁他不注意,抬屁股蹽了 大步地跨 。 如:蹽腿(拔腿);蹽道(犹逛荡);蹽开长腿向伙房跑去
|
蹷 | jué | 19划 |
-
“蹶(jué)”的异体字。
|
跳 | tiào,táo | 13划 | (形声。从足,兆声。本义:跃) 同本义 跳,…一曰跃也。——《说文》 特跳此者。——《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跳往助之。——《列子·汤问》 狂生跳掷叫号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又如:跳蹋(由生气或着急而顿足);跳索(杂技中的一种绳技);跳鳞(跳出水面的鱼);跳踯(上下跳跃) 越过障碍 。 如:跳墙;跳过篱笆;跳读(跳越章节读书);跳墙蓦圈(指偷盗的行为);跳门限(另换门庭);跳河(越过河;投河) 内动;一起一伏地跳 。 如:心跳;眼皮跳;跳跃(跳动);跳踉(跳跃;跳动);跳峦(喻指起伏的山峦);跳萧(扑腾,跳动) 上冒;冒出 。 如:跳显(显露;显示);跳浪(冲动,激动);跳蹙(形容水势汹涌奔腾);跳波(翻腾的波浪);跳沫(飞沫);跳花(溅起来的水花);跳石(矗出水面的石头) 通“逃”。逃走 汉王跳。——《史记·高祖纪》 又如:跳驱(疾速奔驰);跳追(疾速追逐);跳攻(快速奔袭) 动词 以脚蹬地,使身体往上或向前的动作。 【组词】:「跳跃」、「跳远」、「鸡飞狗跳」。《水浒传.第二三回》:「那一阵风过处,只听得乱树背后,扑地一声响,跳出一只 吊睛白额大虫来。」 动词 振动。 【组词】:「心跳」、「心惊肉跳」、「眼跳」。《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握其腕,暖尖滑腻,胸中不觉怦怦作跳。」
|
踇 | mǔ | 14划 |
-
行貌。
|
踲 | dùn | 16划 |
-
古同“遁”。
|
蹮 | xiān | 19划 |
-
古同“跹”。
|
蹰 | chú | 19划 |
-
见 〔踟蹰〕
|
跊 | mèi | 12划 |
-
践。
|
踫 | pèng | 15划 |
-
古同“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