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足”所有汉字

找到242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nuò15

1.蹈足貌。

2.践踏。

19

用脚拨开:“汉王急,马罢,虏在后,常~两儿弃之。”

jué27

1.迅疾。

2.跳。

dí,zhí18
  1. 徘徊

    蹢,住足也。——《说文》

    又如:踣蹢躅(徘徊不进的样子)

  2. 另见 dí

cèng19
  1. (形声。从足,曾声。本义:摩擦)

  2. 同本义 。

    如:把手蹭破了;蹭破一层皮

  3. 因擦过某物而沾上 。

    如:这顶帽子上蹭上了一层油

  4. 磨蹭,行动拖拉;慢慢地走 。

    如:别蹭时间了,快去吧

duàn22

1.践处。

2.行速。

lìn21
  1. (形声。从足,蔺(lìn)声。本义:使力的碾踏)

  2. 同本义

    躏玄鹤,乱昆鸡。——司马相如《上林赋》

    百姓奔走相蹂躏。——《汉书·王商传》

    又如:躏践(踩踏;践踏);躏蹂(踩踏);躏藉(踩踏;践踏)

  3. 欺压;伤害

    太后…恐百岁后为唐宗室躏藉无死所。——《新唐书·武后传》

    又如:躏蹂(摧残);躏跞(迫害);躏轹(蹂躏);躏蹙(摧残);躏藉(压迫,伤害)

zào20
  1. (形声)

  2. 同本义

    躁,疾也。——《说文》。字亦作躁。

    羽杀则躁。——《考工记·矢人》。按,今字作躁。

    躁者不静。——《管子·心术》

    巽为躁卦。——《易·说卦》

    震为决躁。

    处必掩身毋躁。——《礼记·月令》。注:“动也。”

    狗赤股而躁。——《礼记·内则》。注:“举动急疾。”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论语》。郑注:“不安静也。”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韩非子·喻老》

    又如:躁暴(暴躁;急躁);躁妄(急躁轻率);躁忿(急躁易怒);躁扰(急躁好动);躁静(急躁与宁静);躁率(急躁轻率)

  3. 急疾;迅速

    脉三动而躁。——《素问·平人气象论》

    人迎躁盛,喘息气逆。——《素问》

    又如:躁速(迅速);躁疾(迅速;急躁);躁盛(脉博的跳动疾速有力)

  4. 浮躁;不专一

    好变动民曰躁。——《周书·谥法》

    离位之谓躁。——《韩非子·喻老》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又如:躁易(浮躁,轻佻);躁戾(浮躁暴戾);躁气(浮躁的气质)

guì13
  1. (形声。从足,危声。本义:屈膝,单膝或双膝着地,臀部抬起,伸直腰股)

  2. 同本义

    跪,拜也。——《说文》

    跪,两膝拄地所以拜也。——《说文通训定声》

    仲宣跪而称曰。——《文选·谢庄·月赋》

    (乐羊子)一年来归,妻跪问其故。——《后汉书·列女传》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战国策·魏策》

    遥望老子杖藜而来,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跪拜啼泣。——马中锡《中山狼传》

    又如:授立不跪;长跪,半跪;跪拜;跪射;跪下祈祷;跪香拜佛(为长辈祈福寿的一种拜佛仪式)

  3. 指足

    门者刖跪。——《韩非子·内储说下》

    又如:蟹六跪(螃蟹六支脚)

chán22
  1. 麋鹿的足迹。又泛指脚迹,行迹

    麋其迹躔。——《尔雅》。注:“脚所践也。”

    或云治蜀,盖以其迹躔焉。——《路史·循蜚纪》

zuān23
  1. 向上或向前冲

    上下躜动,像渴望出航。——《阿尔卑斯山》

  2. 如:燕子躜天

  3. 钻,穿

    母狼躜篱笆——进退两难。——《中国谚语资料》

  4. 飞速移动 。

    如:躜行(赶路;前行);躜路(赶路)

jiá13
  1. 绊倒

    鼠前兔后,趋则跲,走则颠。——《吕氏春秋》

  2. 动词 绊倒、跌倒。《吕氏春秋.慎大览.不广》:「鼠前而兔后,趋则跲,走则颠。」

    形容词 言语受阻而不通畅。《礼记.中庸》:「言前定,则不跲。」唐.孔颖达.正义:「将欲发言,能豫前思定,然后出口,则言得流行,不有踬蹶也。」

xué14
  1. 盘旋

    四野风来,左右乱踅。——《西厢记》

    又如:踅蹬(人上马时即打旋)

  2. 转,折身转去

    顾大嫂一踅,踅下亭心边去。——《水浒全传》

    又如:踅入(转入;迈进);踅身(转身);踅转(折回;折转)

  3. 来回走

    顾大嫂拿了两把大刀在堂前踅。——《水浒全传》

    这婆子正开门,在茶局子里整理茶锅,张见西门庆踅过几遍。——《金瓶梅》

    又如:踅来踅去(来回走动)

diē12
  1. 在文字上故作顿挫,在言语间,故作波折 。

    如:跌荡放言(不受拘束,放肆谈论)

  2. 放荡不羁

    肆者何?跌也。——《公羊传·庄公二十二年》

  3. 行步不稳 。

    如:跌蹶(跌跌撞撞);跌退(踉跄倒退)

14

行走。

chuò14

〔~~〕同“龊龊”,谨小慎微。

yuè11
  1. 迅疾 。

    如:跃升(迅速提升);跃进(快速前进)

niè17
  1. 古代织布机上用脚踩的两只踏板

    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傅子》

diǎn15
  1. 提起脚跟,用脚尖着地 。

    如:踮踵(踮起脚跟)。亦指踮脚轻行。

    如:踮步(蹑手蹑脚的样子)

lóng,lǒng23
[ lóng ]

〔~蹱(zhōng)〕a.小孩儿走路的样子。b.不强举。c.老人行走的样子。均亦作“躘踵”、“龙钟”。

[ lǒng ]

行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