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筓 | jī | 12划 |
-
古同“笄”
|
簽 | qiān | 19划 |
-
见“签”。
|
篝 | gōu | 16划 | (形声。从竹,冓(gōu)声。本义:竹笼)同本义 篝,笿也,可熏衣。——《说文》。方言注:“今熏笼也。” 夜篝火。——《史记·陈涉世家》 上大下小而长,可以盛物的竹笼。 如:篝石(以竹笼盛石块);篝灯呵冻(置灯于笼中,并以口气嘘物取暖。喻写作之勤奋);篝车(指水车);篝篓(竹筐) 指熏笼。 如:篝衣(把衣服放在熏笼上烘干或烘暖)
|
笼 | lóng,lǒng | 11划 | 笼罩;遮掩 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 又如: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天地虽大,都可概括进形象,万物虽多,都可描绘于笔下。挫,折,有收拾役使的意思);笼葱(青翠葱绿) 包括;包罗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唐·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 又如:笼罗(包罗);笼取(收罗);笼利(搜罗财利) 缠绕;戴 。 如:笼头(束发;做头发);笼络 牵制。 如:笼绊(羁绊,受牵制);笼驾(拦道阻行。比喻影响、阻碍) 控制;垄断 。 如:笼扎(犹束缚) 点燃 。 如:笼火(生火;点火) 另见 lóng
|
籩 | biān | 24划 |
-
见“笾”。
|
簎 | cè,jí | 17划 |
- [ cè ]
-
1.捕鱼用的竹帘。
2.用叉刺取(鱼鳖等):“以时~鱼鳖鱼龟蜃。”
- [ jí ]
-
打。
|
竼 | péng | 9划 | (形声。从竹,逢声。本义:车船等用以遮蔽风雨和阳光的设备。用篾席或布制成) 同本义,篛篷覆之。——明·魏学洢《核舟记》
|
簓 | diāo | 17划 |
-
1.尖端劈碎的物品。
2.竹刷子。(日本汉字)
|
籲 | yù | 32划 | 叹词 表示惊叹、疑怪的意思。《玉篇.口部》:「吁,疑怪之辞,惊语也。」《文选.张衡.东京赋》:「吁!汉帝之德,侯其褘而。」唐.韩愈〈进学解〉:「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 动词 叹息。 【组词】:「长吁短叹」。唐.李白〈古风〉诗五九首之五六:「献君君按剑,怀宝空长吁。」宋.刘宰〈野犬行〉:「过者且勿叹,闻者且莫吁。」
|
笞 | chī | 11划 | 古代用鞭子或竹板拷打的刑罚 。 如:笞杖(笞刑用的木杖);笞决(用刑决狱)
|
筣 | lí | 13划 | 用竹、苇或树枝等编成的蔽障物,以保护场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陶潜《饮酒》
|
籊 | tì | 20划 |
-
〔籊籊〕形容竹竿细长的样子。
|
筷 | kuài | 13划 | (形声。从竹,快声。本义:筷子。也叫“箸”,夹取食物的用具)同本义 。 如:筷筒(盛放筷子的器具);筷箧(盛放筷子的小盒);筷笼子(即筷筒);牙筷;竹筷;碗筷
|
筕 | háng | 12划 |
-
〔~篖〕竹编的粗糙席子。
|
箉 | guǎi,dài | 14划 |
- [ guǎi ]
-
1.鱼笱上的竹具。
2.竹杖。
- [ dài ]
-
〔筛谷~〕一种竹制的农用器具。
|
筜 | dāng | 12划 |
-
见 〔筼筜〕
|
篏 | qiàn | 15划 |
-
同“嵌”。
|
篲 | huì | 17划 |
-
同“彗”。
|
簕 | lè | 17划 | 〈方〉∶一种有刺的竹。也写作“簕竹”。俗称“刺竹”
|
箨 | tuò | 14划 | (形声。从竹,择声。本义:竹皮、笋壳)同本义 启陨箨以艺粟菽。——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又如:新笋初脱之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