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
其他名字:口技
作者:林嗣环
朝代:清
京中有善口技者。
会宾客大宴,
于厅事之东北角,
施八尺屏障,
口技人坐屏障中,
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众宾团坐。
少顷,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满坐寂然,
无敢哗者。
京城里有个擅长口技的人。
一天正赶上有一家大摆酒席,
宴请宾客,
在客厅的东北角,
安放了一座八尺高的围幕,
表演口技的艺人坐在围幕里面,
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客人们一起围坐在围幕前面。
过了一会儿,
只听到围幕里面醒木一拍,
全场安静下来,
没有敢大声说话的。
遥闻深巷中犬吠,
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其夫呓语。
既而儿醒,
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妇拍而呜之。
又一大儿醒,
絮絮不止。
当是时,
妇手拍儿声,
口中呜声,
儿含乳啼声,
大儿初醒声,
夫叱大儿声,
一时齐发,
众妙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
侧目,
微笑,
默叹,
以为妙绝。
远远地听到深巷中有狗叫,
就有一个妇人被惊醒打呵欠,
伸懒腰的声音,
丈夫说着梦话。
过了一会儿孩子醒了,
大声哭着。
丈夫也醒了。
妻子抚慰孩子喂奶,
孩子含着奶头哭,
妇女又哼着唱着哄他。
床上另一个大孩子醒了,
大声唠叨个没完。
在这时候,
妇女用手拍孩子的声音,
口里哼着哄孩子的声音,
孩子含着奶头的哭声,
大孩子刚醒过来的声音,
丈夫责骂大孩子的声音,
同时响起,
各种绝妙的效果都有了。
满座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
斜着眼睛,
微微笑着,
默默赞叹,
认为奇妙极了 。
未几,
夫齁声起,
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盆器倾侧,
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
稍稍正坐。
过了一会儿,
丈夫打呼噜声响起来了,
妇女拍孩子的声音也渐渐停下。
隐隐听到有老鼠活动的声音,
盆子、器皿歪倒了,
妇女在梦中发出了咳嗽声。
宾客们的心情稍微松弛下来,
逐渐端正了坐姿。
忽一人大呼"火起",
夫起大呼,
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
百千儿哭,
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火爆声,
呼呼风声,
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
曳屋许许声,
抢夺声,
泼水声。
凡所应有,
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
手有百指,
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
口有百舌,
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奋袖出臂,
两股战战,
几欲先走。
忽然有一个人大声呼叫,
起火啦,
丈夫起来大声呼叫,
妇人也起来大声呼叫。
两个小孩子一齐哭了起来。
一会儿,
有成百上千人大声呼叫,
成百上千的小孩哭叫,
成百上千条狗汪汪地叫。
中间夹杂着劈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烈火燃烧发出爆裂的声音,
呼呼的风声,
千百种声音一齐响了起来;又夹杂着成百上千人的求救的声音,
救火的人们拉倒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
抢救东西的声音,
泼水的声音。
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
没有一样没有的。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
每只手有上百个指头,
也不能指出其中的哪一种声音来;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
每张嘴里有上百条舌头,
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啊。
在这种情况下,
客人们没有不吓得变了脸色,
离开座位,
捋起衣袖露出手臂,
两条大腿哆嗦打抖,
几乎想要抢先跑掉。
忽然抚尺一下,
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忽然醒木一拍,
各种声响全部消失了。
撤去围幕一看里面,
一个人、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把扇子、一块醒木罢了。
释文
注释
- 【京】:京城。
- 【善】:擅长,善于。
- 【者】:……的人。
- 【口技】:杂技的一种。用口腔发音技巧来模仿各种声音。
- 【会】:适逢,正赶上。
- 【宴】:举行宴会,名词动用。
- 【于】:在。
- 【厅事】:大厅,客厅。
- 【施】:设置,安放。
- 【屏障】:指屏风、围帐一类用来挡住视线的东西。
- 【抚尺】:艺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 【而已】:罢了。
- 【团坐】:相聚而坐。团,聚集、集合。
- 【少(shǎo)顷(qǐng)】:不久,一会儿。
- 【但】:只。
- 【闻】:听见。
- 【下】:拍。
- 【满坐寂然】:全场静悄悄的。坐,通“座”。寂然,安静的样子。
- 【用在形容词的词尾,表示】:……的样子。
- 【哗】:喧哗,大声说话。
- 【坐】:通“座”,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
- 【寂然】:静悄悄的样子。
- 【深巷】:幽深的巷子。
- 【深】:很长。
- 【犬吠】:狗叫(声)。
- 【遥】:远远地。
- 【惊觉(旧读jiào)】:惊醒。
- 【打呵欠,伸】:伸懒腰。
- 【呓(yì)语】:说梦话。
- 【既而】:不久,紧接着。而,这里作表时间的副词的词尾。
- 【啼】:哭。
- 【抚】:抚摸,安慰。
- 【乳】:作动词用,喂奶。
- 【呜】:指轻声哼唱着哄小孩入睡。
- 【絮絮】:连续不断地说话。
- 【当是时】:在这个时候。
- 【初】:刚,刚开始。
- 【叱(chì)】:大声呵斥,严厉批评。
- 【一时】:同一时候。
- 【齐发】:一齐发出。
- 【众妙毕备】:各种妙处都具备,意思是各种声音都模仿得极像。
- 【毕】:全、都。
- 【备】:具备。
- 【无不】:没有一个不,否定加否定表示肯定。
- 【伸颈】:伸长脖子。
- 【侧目】:偏着头看,形容听得入神,名词动用。
- 【默叹】:默默地赞叹。
- 【以为】:认为。
- 【妙绝】:奇妙极了,好极了。
- 【绝】:到了极点。
- 【未几】:不多久。
- 【齁(hōu)】:打鼾(hān),打呼噜。
- 【(2)渐】:慢慢地。
- 【微闻】:隐约地听到。
- 【作作索索】:老鼠活动的声音。
- 【盆器】:指盆一类的盛物的器皿。
- 【倾侧】:翻倒倾斜。
- 【意少舒】:心情稍微放松了些。
- 【意】:心情。
- 【少】:稍微。
- 【舒】:伸展、松弛。
- 【稍稍】:时间副词,据《词源》释为“随即”,这里是渐渐。
- 【正坐】:端正坐的姿势。
- 【忽】:忽然,突然。
- 【火起】:起火,失火。
- 【齐】:一齐。
- 【俄而】:一会儿,不久。
- 【中间(jiàn)】:其中夹杂着。
- 【力拉崩倒】:劈里啪啦,房屋倒塌。
- 【力拉】:拟声词。
- 【火爆声】:烈火燃烧物品爆裂的声音。
- 【齐作】:一齐发出。
- 【曳(yè)屋许许(hǔhǔ)声】:(众人)拉塌(燃烧着的)房屋时一齐用力的呼喊声。
- 【曳】:拉。
- 【许许】:拟声词,呼喊声。
-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没有的。
- 【虽】:即使。
- 【不能指其一端】:不能指明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形容口技模拟的各种声响同时发出,交织成一片,使人来不及一一辨识。
- 【一端】:一头,这里是“一种”的意思。
- 【口】:嘴巴。
- 【名】:作动词用,说出。
- 【于】:在。
- 【是】:这。
- 【变色】:变了脸色,惊慌失措。
- 【离席】:离开座位。
- 【张开、展开出】:露出。
- 【股】:大腿。
- 【战战】:打哆嗦;打战。
- 【几(jī)】:几乎,差点儿。
- 【先走】:抢先逃跑。
- 【走】:跑。
- 【群响毕绝】:各种声音全都消失了。
- 【毕绝】:都消失了。
- 【撤屏】:撤去屏风。
- 【是】:这。
你可能喜欢的诗词
- 诉衷情·出林杏子落金盘
- 季梁谏追楚师
- 悲愤诗
- 待漏院记
- 蝶恋花·蝶懒莺慵春过半
- 寄李儋元锡
- 李延年歌
-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 哀王孙
- 美女篇
- 郑伯克段于鄢
- 宋玉对楚王问
- 于令仪诲人
- 河中石兽
- 报任少卿书 / 报任安书
- 草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三人成虎
- 新嫁娘词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 采莲曲二首
- 垓下歌
- 登楼赋
- 焚书坑
- 齐天乐·烟波桃叶西陵路
- 叔于田
- 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 渔家·卖得鲜鱼二百钱
- 醉垂鞭·双蝶绣罗裙
- 井底引银瓶·止淫奔也
- 酷吏列传序
- 桂枝香·吹箫人去
- 水龙吟·赠赵晦之吹笛侍儿
- 沙堤行·呈裴相公
- 生查子·轻匀两脸花
- 狼跋
- 北风行
- 日出行 / 日出入行
- 好事近·夕景
- 题西林壁
- 师旷撞晋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