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汷 | zhōng | 6划 |
-
古河名,在今中国湖北省襄阳县。
|
仲 | zhòng | 6划 | (会意兼形声。从人,从中。中亦声。甲骨文、金文作“中”。本义:排行第二) 同本义 仲,中也。——《说文》 仲,中也,言位在中也。——《释名》 伯其甫、仲、叔、季惟其所当。——《仪礼·士冠礼》 五十以伯仲,周道也。——《礼记·檀弓》。按,古者幼名冠字,冠字谓之且字,且,荐也。表之以字,所以为伯、仲、叔、季之藉也。殷礼二十为字之时,即兼伯仲叔季呼之, 周礼始字不呼伯仲,至五十乃加而呼之。女子则笄而字即称伯姬、仲姬。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杜甫《咏怀古迹》 孰与仲多。——清· 黄宗羲《原君》 又如:仲子(对兄弟中排行第二者的尊称;次子);仲兄(次兄;二哥);仲年(次年,第二年);仲弟(二弟);仲叔(兄弟中排行第二者) 假借为中。时序、位次居中的,特指每季的第二个月 以殷仲春。——《书·尧典》 律中仲吕。——《礼记·月令》 凡四时成岁,有春夏秋冬,名有孟仲季,以名十有二月。——《逸周书·周月》 又如:仲月(每季的第二个月);仲商(即仲秋);仲阳(即仲春);仲吕(中吕。古乐十二律的第六律,又称“小吕”)
|
中 | zhōng,zhòng | 4划 | 满,充满 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已。——《汉书》 又如:中寿(寿满) 通“仲”。位居第二的 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周礼·夏官·司马》 中祀大交霍山。——《尚书大传·虞夏传》。注:“中,仲也。” 至中冬而盛。——《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又如:中秋(秋季的第二个月);中春(春季的第二个月) 另见 zhōng
|
籦 | zhōng | 23划 |
-
〔~笼〕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子,可制笛子,如“惟~笼之奇生兮,于终南之阴崖。”
|
鐘 | zhōng | 20划 | 名词 乐器名。一种中空,用铜或铁制成的打击乐器。 名词 计时器。 【组词】:「时钟」、「闹钟」。
|
蹱 | zhōng | 19划 |
-
见〔????蹱〕
|
鼨 | zhōng | 18划 |
-
豹文鼠。
|
穜 | tóng,zhǒng,zhòng | 17划 | 名词 先种后熟的农作物。 《周礼.天官.内宰》:「上春,诏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生穜稑之种,而献之于王。」郑玄注引郑司农云:「先种后孰谓之穜,后种先孰谓之稑。」
|
鍾 | zhōng | 17划 | 名词 盛酒的器具。《说文解字.金部》:「锺,酒器也。」唐.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诗:「掌中琥珀锺,行酒双逶迤。」 名词 量词。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一锺约等于六斛四斗。 【组词】:「千锺粟」。
|
螽 | zhōng | 17划 | 虫名。蝗类的总名 。 如:螽水(虫灾及水灾)
|
鴤 | zhōng | 16划 |
-
古书上说的一种水鸟。
|
踵 | zhǒng | 16划 | 脚后跟 (书面语词)。亦泛指脚 踵,足后曰跟,又谓之踵。踵,钟也。钟,聚也,体之所钟聚也。——《释名》 及前王之踵武。——《离骚》 车轮曳踵。——《礼记·曲礼》 去一以为踵围。——《考工记·輈人》。注:“后承轸者也。” 踵狭而舌广。——《诗·苍伯》笺 踵门而告文王。——《孟子》 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无可旋避,此所以染者众也。——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举踵(抬起脚后跟);接踵(后面的人的脚尖触到前面人的脚后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踵踵(来往频繁的样子);接踵(踵趾前后相接);踵头肘见(鞋跟破裂,衣破裂而使手臂露了出来,形容贫穷者衣着破烂) 指鞋后跟 。 如:踵决(鞋跟破裂。形容贫困)
|
螤 | zhōng | 16划 |
-
古同“锺”,古容量单位。
|
諥 | zhòng | 16划 |
-
1.言相触。
2.说话慎重。
|
銿 | zhōng,yōng | 15划 |
- [ zhōng ]
-
古同“鐘”,古代一种打击乐器。
- [ yōng ]
-
古同“镛”。
|
瘇 | zhǒng | 14划 |
-
脚肿病。
|
蔠 | zhōng | 14划 |
-
〔~葵〕一种草本植物,嫩叶可食。
|
種 | zhǒng,zhòng | 14划 | 动词 把种子或秧苗的根埋在土里,使其生长。 【组词】:「种树」、「种花」、「种植」。 动词 把疫苗注入人体内以预防疾病。 【组词】:「接种疫苗」、「种牛痘」。
|
锺 | zhōng | 14划 | 名词 盛酒的器具。《说文解字.金部》:「锺,酒器也。」唐.杜甫〈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诗:「掌中琥珀锺,行酒双逶迤。」 名词 量词。古代计算容量的单位。一锺约等于六斛四斗。 【组词】:「千锺粟」。
|
幒 | zhōng | 14划 |
-
1.有裆的裤子。
2.书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