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譫 | zhān | 20划 |
-
见“谵”。
|
轏 | zhàn | 19划 |
-
古代用竹木条做成的车:“丑父寝于~中。”亦称“栈车”。
|
旜 | zhān | 19划 |
-
古同“旃”。
|
鹯 | zhān | 18划 | 猛禽名。亦称晨风 。似鷄,青黄色,食鸠、鸽、燕、雀 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鹯之逐鸟雀也。——《左传·文公十八年》 又如:鹯雀(鹯鸟追逐麻雀。比喻诛除奸恶);鹯视(象鹯鸟贪视燕雀。比喻贪求)
|
覱 | zhàn,zhān | 18划 |
- [ zhàn ]
-
逞貌。
- [ zhān ]
-
避开。
|
瞻 | zhān | 18划 | (形声。从目,詹(zhān)声。本义:向远处或向高处看) 同本义 瞻,临视也。——《说文》 瞻,视也。——《尔雅》 瞻望弗及。——《诗·邶风·燕燕》 瞻彼日月。——《诗·邶风·雄雉》 瞻前而顾后兮。——《楚辞·离骚》。注:“观也。”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狟兮?——《诗·魏风·伐檀》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 乃瞻衡宇。 细瞻景状。——《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观瞻(外观和对外观发生的反应);高瞻远瞩;瞻略(谋略;智谋);瞻眄(观看,察看);瞻相(观察);瞻视(观看;顾盼);瞻察(观察);瞻览(观看,观览) 仰慕 维此惠君,民人所瞻。——《诗·大雅·桑柔》 又如:瞻谒(瞻仰晋见);瞻迎(瞻仰欢迎);瞻奉(恭敬侍奉)
|
氈 | zhān | 17划 |
-
同“毡”。
|
氊 | zhān | 17划 |
-
见“毡”。
|
輾 | zhǎn | 17划 |
-
1.轉,回轉。
2.見“輾然”。
|
霑 | zhān | 16划 | 动词 浸湿。唐.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诗:「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宋.文同〈早晴至报恩山寺〉诗:「山石巉巉磴道微,拂松穿竹露沾衣。」 动词 接触、接近。 【组词】:「滴酒不沾」、「这些话一点也沾不上边。」
|
戰 | zhàn | 16划 | 动词 打仗。 【组词】:「交战」、「转战」。 动词 论辩、反驳。 【组词】:「论战」、「舌战」。
|
橏 | zhǎn,jiǎn | 16划 |
- [ zhǎn ]
-
1.树瘤。
2.古书上说的一种树。
- [ jiǎn ]
-
〔~榐〕树长貌。
|
噡 | zhān | 16划 |
-
话多:“然而口舌之均,~唯则节。”
|
虥 | zhàn | 16划 |
-
古同“虦”。
|
虦 | zhàn | 16划 |
-
〔~猫〕浅毛虎。
|
邅 | zhān | 16划 | (形声。从辵(chuò),亶(dǎn)声。本义:转,改变方向) 同本义 邅,移行。——《广韵》 邅彼南道兮,征夫宵行。——刘向《九叹·忧苦》。注:“言己放流,转彼江南之道,晨夜而行,身劳苦也。” 下江湘以邅迴。—— 刘向《九叹·怨思》 邅吾道兮洞庭。—— 屈原《九歌·湘君》 又如:邅回(辗转;盘旋;萦绕) 难于行走的样子。多用以形容境遇之不顺 邅,屯邅,难行不进貌。——《易·屯》 又如:邅遁(行走困难;困顿,不顺利);邅途(坎坷的道路) 困顿不得志 。 如:邅漫(困顿散漫);邅穷(穷困)
|
薝 | zhān | 16划 | 参见「薝卜」条。
|
嶦 | zhān,shàn | 16划 |
- [ zhān ]
-
山峰。
- [ shàn ]
-
山坡。
|
輚 | hàn | 15划 | (形声。从车,戔(jiān)声。本义:古代的一种卧车)同本义 于是后宫乘輚辂。——班固《西都赋》 又如:輚辂(卧车)
|
谵 | zhān | 15划 | 多言 耄喜谵谆语,衰常踸踔行。——宋· 陆游《霜晴》 又如:谵谆(叨唠) 说胡话,特指病中说胡话 谵妄烦乱,啼笑骂詈。——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上》 又如:谵言(病中的胡言乱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