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薹 | tái | 17划 | 薹菜。即油菜 。十字花科。一年生草本。油料作物 薹草 。薹草属植物的泛称;特指该属的一种——弯囊薹草(carex dispalata )。薹草属是莎草科的一大属,种类繁多,约有两千种。 如:薹笠(用薹叶制成的斗笠) 蒜、韭菜、油菜等的花茎 。 如:蒜薹
|
擡 | tái | 17划 |
-
同“抬”。
|
儓 | tái | 16划 | 古代最下一级奴隶的名称 仆臣儓。——《玉篇》引《左传》 泛指奴仆 公效举欣,而评者以婢比 欣,公岂所谓重儓者耶?—— 宋· 陈鹄《耆旧续闻》
|
鮐 | tái | 16划 |
-
见“鲐”。
|
燤 | tài,liè | 16划 |
- [ tài ]
-
〔~焥(wò)〕烟貌。
- [ liè ]
-
火断。
|
駘 | tái,dài | 15划 |
- [ tái ]
-
1.馬嚼子脫落。
2.指劣馬。常喻庸才。
3.踐踏。參見“駘藉”。
4.見“駘佗”。
5.用同“鮐”。參見“駘背”。
- [ dài ]
-
1.無所局限;舒緩廣大。
2.疲鈍。
|
態 | tài | 14划 | 名词 情状。 【组词】:「事态」、「形态」、「姿态」。 名词 语法学上指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示行为动作与主体的关系。一般分为两种:主动态:行为动作由主体发出。 【组词】:「他玩球。」 被动态:动作由主体承受。 【组词】:「球被他玩。」中文的被动态常用「被」、「给」等虚词来表示。
|
箈 | tái,chí | 14划 |
- [ tái ]
-
1.嫩笋。
2.古同“苔”,青苔。
- [ chí ]
-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
颱 | tái | 14划 |
-
见“台”。
|
臺 | tái | 14划 | 名词 高而平,可供眺望四方的建筑物。 【组词】:「了望台」、「亭台楼阁」。 名词 在公共场所中,凡高出地面可供人活动或表演的设备。 【组词】:「主席台」、「舞台」。
|
鲐 | tái | 13划 | 鲐鱼,也称鲭、油筒鱼、青花鱼 。见于大多数暖海区的小型鲭科鱼 (Pneumatopphorus grex )。背青腹白,体侧上部有深蓝色波状条纹。生活在海中,黄海、渤海盛产。 如:鲐文(鲐鱼样的斑纹) 代称老年人 。 如:鲐颜(老迈的容颜);鲐稚(老幼);鲐叟(老人);鲐背(背上生鲐鱼般的斑纹)
|
溙 | tài | 13划 |
-
1.水貌。
2.古同“汰”。
|
鈦 | tài | 12划 |
-
见“钛”。
|
跆 | tái | 12划 |
-
踏;踩:~藉(践踏)。
|
酞 | tài | 11划 | 酚类与酞酐作用得到的三苯甲烷衍生物
|
菭 | tái,zhī,chí | 11划 |
- [ tái ]
-
古同“苔”。
- [ zhī ]
-
古同“䓋”。
- [ chí ]
-
〔~蘠〕菊的别称。
|
舦 | tài | 10划 |
-
船行。
|
粏 | tà | 10划 |
-
拌盐的米糠,发酵后腌菜用(日本汉字)。
|
泰 | tài | 10划 | 山名 。泰山主峰在山东省泰安县境。是“五岳”之首的东岳。又名岱宗。 如:泰华(泰山与华山);泰岱(泰山);泰岳山(武当山别名) 古州名 五代唐置,明代改称保定府,治所在河北省清苑县。今为保定市 南唐置,治所在海陵(今江苏省泰州市) 县名 。在江苏省中部。汉置海陵县,明为泰州,1912年改为泰县。1949年后拆置泰州市 古酒樽名 。 如:泰和汤(指酒) 六十四卦之一 象曰:天地交,泰。——《易·泰》 泰国的简称 姓
|
炲 | tái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