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岖 | qū | 7划 | (形声。从山,区声。崎岖,地面高低不平的样子) 道路险阻不平 。 如:崎岖(形容山路不平);岖崎 形容山势峻险 。 如:岖崯(岖嵚。山石险峻的样子)
|
劬 | qú | 7划 | 慰劳,犒赏,送礼物给 食子者,三年而出,见于公宫则劬。——《礼记》
|
诎 | qū | 7划 | 通“屈”。弯曲 诎,屈也。——《广雅·释诂一》 诎五指而顿之。——《荀子·劝学》 诎要桡腘。——《荀子·富国》 诎右臂支船。——明· 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诎伸(诎申。弯曲与伸直);诎曲(诎折。弯曲);诎体(弯曲肢体);诎膝(下跪);诎柔(屈曲柔弱) 屈服 然而敌国不待试而诎。——《荀子·议兵》 诎敌国。——《战国策·秦策一》 又如:诎意(屈就);诎志(曲意迁就);诎服(屈服) 屈辱;冤屈 宋王因怒而诎杀之。——《吕氏春秋·壅塞》 又如:诎身(降低身分,屈己下人);诎辱(委屈和耻辱);诎容(屈辱容忍);诎节(降低身分,降心相从) 通“黜”(chu)。贬退 彼公仲者,秦势能诎之。——《战国策·韩策三》 可谓能诎免变化以致之。——《说苑·敬慎》 通“讫”。止 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礼记·聘义》
|
佢 | qú | 6划 | 〈方〉∶他 城池给佢关闭起,安勇给佢杀绝哩。——《中国歌谣资料》 又如:佢们(方言。他们) 水停积处,也指人工开凿的水道。渠,水所居。――《说文》 濠沟。景霍以为城,而汾、河、涑、浍以为渠。――《国语》####车辋,古代车轮的外圈。####盾。
|
曲 | qǔ,qū | 6划 | 酒母 。 如:红曲;神曲;曲糊(粘浆状态的酒曲);大曲(酿造白酒用的一种曲);酒曲(酿酒用的曲) 泛指酒 。 如:曲蘖(酒);曲王(指酒神);曲生(酒的别名) 另见 qǔ
|
厺 | qù | 5划 | (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同本义,去,人相违也。——《说文》
|
去 | qù | 5划 | 去声。汉语四声之一 古人以“平”“上”“去”“入”四字各为一声的代表字,于是这四个字就成了四声的名称。——王力《汉语音韵学》
|
区 | qū,ōu | 4划 | 一种中国古代容器。又用为容量单位 齐旧四量:豆、区、釜、钟。——《左传·昭公三年》 古代农民播种时所开的穴或沟称为“区”。 如:区田(指在田里按一定距离开挖穴,将种子播入其间的一种农作法。便于小范围内深耕细作,集中施肥灌水) 姓氏 我区氏儿也。——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另见 qū
|
鸜 | qú | 29划 |
-
古同“鴝”。
|
蠼 | qú | 26划 |
-
〔蠼螋〕昆虫。体扁平狭长,黑褐色,尾部像夹子。多生活在潮湿的地方。螋(sōu)。
|
鑺 | qú | 26划 |
-
古代戟类或戈类的兵器。
|
躣 | qú | 25划 |
-
〔~~〕(蛟龙)游动的样子,如“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
|
蠷 | qú | 24划 |
-
同“蠼1”。
|
衢 | qú | 24划 | 歧,岔 行衢道者不至。——《荀子·劝学》 千乘衢处壤削太半。——《管子·国蓄》 又如:衢涂;衢道(歧路,岔路);衢路(歧路;岔道)
|
齲 | qǔ | 24划 |
-
见“龋”。
|
癯 | qú | 23划 |
-
瘦:清~。
|
欋 | qú | 22划 | 古代指四齿的耙子
|
氍 | qú | 22划 |
-
〔氍毹〕毛织的地毯。古代演戏地上多铺地毯,所以又用“氍毹”代指舞台。毹(shū)。
|
戵 | qú | 22划 |
-
古代戟一类的兵器。
|
鰸 | qū | 22划 |
-
古书上说的一种像虾、无脚、长寸余的小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