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沴 | lì | 8划 | 水流不畅。引申为阻水的高地 跖魂负沴。——《汉书》。颜师古注引 服虔曰:“沴,河岸之坻也。” 旧谓天地四时之气不和而生的灾害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避易。——文天祥《正气歌》 又如:沴戾(因气不和而生的灾害);沴气(灾害不祥之气);沴疫(沴厉,沴疾。瘟疫) 形容词 水流不顺畅。《说文解字.水部》:「沴,水不利也。」 名词 恶气、灾病。唐.殷尧藩〈冬至酬刘使君〉诗:「渐喜一阳从地复,却怜群沴逐冰消。」宋.文天祥〈正气歌〉:「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
隶 | lì | 8划 | 中囯古代对一种奴隶或差役的称谓 輿臣隶,隶臣僚。——《左传》 皆得以隶使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甿隶之人。——汉· 贾谊《过秦论》 欲效野夫贱隶。——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出入必輿隶。 又如:隶人(职位低微的吏役;因罪被罚为官奴而从事劳役的人);隶仆(仆役);隶户(被没入为奴隶的人家);隶农(农奴,佃户,代耕农) 特指衙役 。 如:皂隶 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 即隶书(秦书八体之一。又名“八分体”。相传为秦人程邈所作,由小篆省简变化而成)。 如:隸絶(善于写隸书的高手);隸習(練習,演習);隸篆(隸書與小篆)
|
苙 | lì,jī | 8划 | 名词 植物名。即白芷。繖形科硷草属,多年生草本。根粗大,白色,垂直生长。茎中空,通常呈紫红色。茎下部的叶大,具长柄,上部的叶小,叶之两面无毛,且边缘有锯齿状。根、茎、叶均可作药用。《集韵.入声.缉韵》:「苙,药草,白芷也。」 名词 猪圈。《孟子.尽心下》:「如追放豚,既入其苙,又从而招之。」
|
丽 | lì,lí | 7划 | 通“罹”。遭遇;落入 鱼丽于罶。——《诗·小雅·鱼丽》 另见 lì
|
呖 | lì | 7划 | 形容鸟类清脆的叫声,多双用 。 如:呖呖(象声词。形容鸟叫声)
|
坜 | lì | 7划 | 洼下去的地方,坑 坜,坑也。或省。——《集韵》
|
杝 | yí,zhì,lí,duò | 7划 |
|
沥 | lì | 7划 | 球形或椭球形体的滴液 。 如:余沥
|
励 | lì | 7划 | (形声。从力,厉声。本义:勉力,努力) 同本义 勵,勉力也。——《说文》。 用勵相我邦家。——《书·立政》 庶明励翼。——《书·皋谟》 励于一言。——《鬼谷子·决篇》 又如:砺翼(勉力辅佐君主,精勤以行君命);励志(勉励其心志;集中心思于某种事业);励节(勉力志行,崇尚气节) 振作 处遂改励。——《世说新语·自新》 相早励良规。——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励精更始。——《汉书·宣帝纪》 又如:励精(振作精神)
|
苈 | lì | 7划 |
-
见 〔葶苈〕
|
里 | lǐ,li | 7划 |
- [ lǐ ]
-
1.(~儿)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被~儿。衣服~儿。这面是~儿,那面是面儿。
2.方位词。里边(跟“外”相对):~屋。~圈。往~走。
3.街坊:邻~。~弄。
4.家乡:故~。乡~。
5.古代五家为邻,五邻为里。
6.姓。
7.长度单位,1市里等于150丈,合500米。
- [ li ]
-
1.里面;内部(跟“外”相对):手~。箱子~。话~有话。
2.附在“这、那、哪”等字后边表示地点:这~。那~。头~。
|
吏 | lì | 6划 | 治理;为官 夫吏者,理也。——《汉书·王莽传下》 是为长吏。——《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吏,所以治民也。——《汉书·惠帝纪》 宦游非吏隐,心事好幽偏。——宋之问《蓝田山庄》 又如:吏才(为政的才能);吏方(为政的方略);吏道(官吏处理政务之道);吏隐(闲居下级官位);吏材(为政的才干)
|
刕 | lí | 6划 |
-
姓氏。
|
朸 | lì | 6划 |
-
木的纹理。
棱角。
3.古地名,约在今中国山东省商河县东北。
4.姓。
|
礼 | lǐ | 5划 | 礼节 礼节甚倨。(傲慢。)——《史记》 又如:军礼(军人的礼节);回礼(回答别人的敬礼);礼闱(指会试。因由礼部主持,故称);礼宪(礼仪和法令);礼检(指合乎礼仪的品行);礼职(指有关礼仪之职务);礼门(谓君子循行的礼仪之道);礼度(犹礼法。礼仪法度) 礼法;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 导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 又如:礼防(指礼法。谓礼之禁乱,犹防之止水);礼典(礼法);礼宗(指妇女守礼而可为人师法者);礼则(礼法,礼制) 礼仪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史记》 又如:丧礼;礼记(书名。西汉戴圣编,内容为先秦各家有关礼仪的论著);礼体(礼仪,体统);礼上(官员上任交替);礼装(礼衣;礼服) 礼物 及受礼,唯酒一斗、鹿肉一柈。——《晋书·陆纳传》 又如:财礼(彩礼。定婚时男家送给女家的财物);礼券(用以代礼物之券) 礼貌 则是无礼。——《世说新语·方正》 轻而无礼。——《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又 无礼则脱。 秦则无礼。 礼文;礼书 儒以诗礼发冢。——《庄子·外物》 礼者,礼经也。——《礼记》注 又如:礼志(言礼之书);礼书(古代记礼法之书);礼传(指礼书);礼经(古代讲礼节的经典);礼学(礼经;礼书之家) 通“体”(tǐ)。身体 采葑采菲,无以下礼。——《韩诗外传·卷九》 姓
|
屴 | lì | 5划 | 参见「屴崱」条。
|
立 | lì | 5划 | 立时;立刻 上大怒,立命斥出。——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指物作作诗立就。——宋· 王安石《伤仲永》 赵立奉璧来。——《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又如:立定(马上,立即);立马造桥(立即兑现,不容拖延);立成(立刻完成);立便(立刻;立时)
|
历 | lì | 4划 | 历法,历术 君子以治历明时。——《易·革》 天文阴阳历算。——《后汉书·张衡传》 历书,按当年的日、周和月顺序载有天文学等资料的出版物 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孔雀东南飞》 又如:航海历 次第,依次而定 命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牺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礼记·月令》。注:“历,犹次也。” 所有以前的、先前的 持历朝圣训授君。——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历世(历代,过去的各个朝代);历叶(历代;以往各代);历稔(历年,连年) 通“鬲”。釜鬲 铜历为棺。——《史记·滑稽列传》 通“枥” 伏历千驷。——《汉书·梅福传》
|
鸝 | lí | 30划 |
-
〔黃~〕鳥,羽毛黃色,從眼邊到頭後部有黑色斑紋,嘴淡紅色。鳴聲動聽悅耳。亦稱“黃鶯”、“倉庚”、“黃鳥”。
|
鱺 | lí | 30划 |
-
〔鰻~〕見“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