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鉋 | bào | 13划 |
-
见“铇”。
|
煲 | bāo | 13划 | 用煲煮或熬 。 如:煲饭;煲粥
|
龅 | bāo | 13划 | 牙齿突露在唇外 。 如:龅齿(突出唇外的牙)
|
鲍 | bào | 13划 | 盐腌的鱼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孔子家语·六本》 又如:鲍舍(存放鲍鱼的房舍);鲍室(存放鲍鱼的房室);鲍肆(鲍鱼之肆。卖盐渍鱼的商店。比喻小人聚居之所) 鲍鱼,鳆鱼的别名。即石决明 。腹足纲软体动物,海味珍品,贝壳入药 腹足纲前鳃亚纲鲍科鲍属海产贝类 古代鞣制皮革的工人 。 如:鲍人(主管治皮革之官。又用以称治皮革的工匠) 姓
|
嫑 | biáo | 13划 |
-
方言,不要:嫑着急;农谚:“天旱~望圪㙮云,女穷~望娘家人。”
|
寚 | bǎo | 13划 |
-
古同“宝”。
|
飹 | bǎo | 13划 |
-
古同“饱”。
|
飽 | bǎo | 13划 |
-
1.吃足了,與“餓”相對:~餐。~暖。
2.足、充分:~滿。~和。~學(學識豐富)。~含。~覽。~受。一~眼福。
|
堡 | pù,bǎo,bǔ | 12划 | 堡子,有城墙的集镇。多用于地名 。 如:吴堡县(在陕西省);柴沟堡(在河北省) 另见 bǎo;pù
|
堢 | bǎo | 12划 |
-
1.〔~壔(dǎo)〕土堆。
2.古同“堡”,堡垒。
|
報 | bào | 12划 | 名词 由某种前因而得的结果。 【组词】:「善报」、「恶报」。 名词 音信、消息。 【组词】:「捷报」、「情报」。
|
葆 | bǎo | 12划 | 通“保”。保持;保护;守卫 小城不自守通者,尽葆其老弱粟米畜产。——《墨子·号令》 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庄子·田子方》 五粟之土,干而不格,湛而不泽,无高下葆泽以处,是谓粟土。——《管子·地员》 又如:永葆青春
|
媬 | bǎo | 12划 |
-
古代抚养、教育贵族子弟的妇女:~傅。
|
笣 | bāo | 11划 |
-
古书上说的一种竹。
|
袌 | bào,páo,pào | 11划 |
- [ bào ]
-
古同“抱”,怀抱。
- [ páo ]
-
古同“袍”。
- [ pào ]
-
〔~????〕衣缓貌。
|
蚫 | bào | 11划 |
-
古同“鲍”,鲍鱼。
|
菢 | bào | 11划 | 孵,鸟伏卵。今作“抱” 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菢。——韩愈《荐士》
|
窇 | báo | 10划 |
-
1.土室。
2.地窖。
3.刨;挖。
|
宲 | bǎo,shí | 10划 | 名词,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宝,珍也。——《说文》稼穑维宝。——《诗·大雅·桑柔》以作尔宝。——《诗·大雅·崧高》宝玉者,封圭也。——《谷梁传·定公八年》以其宝来奔。——《国语·鲁语》。注:“玉也。”怀其宝。——《论语》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戴朱缨宝饰之帽。——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趵 | bō,bào | 10划 | 跳跃;[水] 往上涌 。 如:趵突(喷涌;奔突。亦指泉水。 如:趵突泉,在山东省济南市) 另见 bō 动词 跳跃。 《集韵.去声.效韵》:「趵,跳跃也。」 【组词】:「趵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