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释义 |
郑卫之音 | zhèng wèi zhī yīn | -
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儒家认为这两个诸侯国的音乐不是正统的雅乐。后泛指淫靡的音乐或靡丽的文风。
|
离经叛道 | lí jīng pàn dào | -
离:偏离,背离。经:指儒家的经典。叛:背叛。道:指儒家的思想传统。原指背离和违反儒家经典和道德教条。现多比喻背离处于正统地位的思想或言行。
|
不偏不倚 | bù piān bù yǐ | -
偏:不正。倚:偏,歪。原指儒家折中调和的中庸之道。①形容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公正或中立。②形容正中目标。
|
四书五经 | sì shū wǔ jīng | -
四书:即《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即《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泛指儒家经典。
|
仁义道德 | rén yì dào dé | -
仁义:仁爱和正义。原指儒家所提倡的仁爱和正义等行为标准。现泛指旧时的道德标准、规范。
|
温良恭俭让 | wēn liáng gōng jiǎn ràng | -
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这是儒家所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准则。后泛指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
离经畔道 | lí jīng pàn dào | -
谓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
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
周游列国 | zhōu yóu liè guó | -
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
|
三教九流 | sān jiào jiǔ liú | -
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泛指宗教、学术中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业或各类人。含贬义。
|
中庸之道 | zhōng yōng zhī dào | -
道:道理,这里指处世哲学。儒家的一种道德标准,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
|
求志达道 | qiú zhì dá dào | -
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
补苴罅漏 | bǔ jū xià lòu | -
补苴:补缀,弥补。罅:缝隙。漏:漏洞。补好裂缝和漏洞。原指弥补儒家学说的欠缺或不足。后泛指弥补缺陷或漏洞。
|
无为而治 | wú wéi ér zhì | -
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本指古代儒家主张用德政治民,不施刑罚,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现也指放任自流,不加约束的治理方法。
|
圣经贤传 | shèng jīng xián zhuàn | -
圣、贤:圣人和贤人,旧指品德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经:指儒家的经典。传:注释或解释经书的著作。泛指儒家的经典及有权威性的注释经书的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