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儒家”相关的成语有哪些?形容“儒家”的成语有哪些

找到34条和儒家有关的成语
成语 读音 释义
毁不灭性huǐ bù miè xìng

儒家丧制。谓居丧哀毁﹐但不应因此丧生。

小受大走xiǎo shòu dà zǒu

谓轻打就受﹐重打就逃开。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语本《孔子家语.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三教九流sān jiào jiǔ liú

三教:指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泛指宗教、学术中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业或各类人。含贬义。

郑卫之音zhèng wèi zhī yīn

原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儒家认为这两个诸侯国的音乐不是正统的雅乐。后泛指淫靡的音乐或靡丽的文风。

温柔敦厚wēn róu dūn hòu

温和柔顺,诚恳宽厚。儒家认为这是《诗经》的基本精神和教育意义之所在,因指诗文所反映的内容及风格温柔宽厚、委婉含蓄。后也指人温和宽厚的气质。

下愚不移xià yú bù yí

移:改变。本指下等的愚人绝不可能有所改变,是旧时儒家轻视劳动人民的观点。

老师宿儒lǎo shī xiǔ rú

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五经扫地wǔ jīng sǎo dì

五经:指《诗》、《书》、《易》、《礼》、《春秋》,是儒家的五种经典。比喻文人或文化不受尊重。也指文人不自重,有失体统。

孔孟之道kǒng mèng zhī dào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周游列国zhōu yóu liè guó

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

求志达道qiú zhì dá dào

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不偏不倚bù piān bù yǐ

偏:不正。倚:偏,歪。原指儒家折中调和的中庸之道。①形容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公正或中立。②形容正中目标。

半部论语bàn bù lún yǔ

论语: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用论语的一半可以治理好国家。后用来指儒家经典为治国之本。

存心养性cún xīn yǎng xìng

保存本心,养育正性。儒家思孟学派认为,人性本善,保持并培养这种本性,即可事天。

中庸之道zhōng yōng zhī dào

道:道理,这里指处世哲学。儒家的一种道德标准,指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

子曰诗云zǐ yuē shī yún

子:孔子,儒家创始人。诗:《诗经》,儒家主要经典之一。泛指儒家典籍。也指引经据典。

化外之民huà wài zhī mín

一般指文化普及低的地区的人,多指儒家文化普及率很低的民族或部族。

无为而治wú wéi ér zhì

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本指古代儒家主张用德政治民,不施刑罚,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道家主张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现也指放任自流,不加约束的治理方法。

经史百子jīng shǐ bǎi zǐ

意思是指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

用舍行藏yòng shě xíng cáng

用:任用。舍:不被任用。行:做事。藏:隐退。被任用时就出来做官,不被任用时就隐退。这是古代儒家的一种处事态度。也作“用行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