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
fǎng |
6划 |
讠 |
(形声。从言,方声。本义:广泛地征求意见) 同本义 訪,泛谋也。——《说文》 訪,谋也。——《尔雅》 王访于箕子。——《书·洪范》 访予落止。——《诗·周颂·访落》 受纳访——《周礼·内史》 使访物官。——《国语·楚语》 穆公访诸 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又如:访断(咨询决疑);访覃(问及);访讯(讯问;打听) 引申为访问、拜访(敬词)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 时余方访君寓。——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径造庐访成。——《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访戴(访友的代称);出访(到外国访问);回访(在对方来拜访后去拜访对方);过访(访问);走访(访问;拜访);造访(上门访问) 寻求 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寻访(寻求查访);访觅(访寻;寻找);访论稽古(探求讨论古事) 通“方”。初始 访以吕氏故,几乱天下。——《汉书》 谋议 教之令,使访物官。——《国语》。韦昭注:“访,议也。物,事也。使议知百官之事业。” 调查;查处 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访缉(访查缉捕);访办(调查处理);访俗(察访民俗)
|
详情 |
义 |
yì |
3划 |
丶 |
名义上的 隐士赵逸,来至京师, 汝南王拜为义父。——《洛阳伽蓝记》 又如:义子(非亲生之子,而认作父子或母子关系);义父(经拜认为父。非亲生之父,即干爹,假父) 与志愿者有关的;由志愿者组成的 。 如:义状(起义的状子);义军;义从(志愿的随从) 善;美 宣昭义问。——《诗·大雅·文王》 又如:义问(善声;美好的声誉);义荣(由于修身立德而自然具有的荣誉);义心(常存节义的心境) 用于施舍、救济的;为公益而不取报酬的 。 如:义庄(旧指某些豪绅地主拨出部分田地,作为族产,以供祭祀办学、救济本族孤寡等费用);义田(为救助穷困者而购置的田地) 假的 。 如:义杖;义肢 另见 yí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