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征博访

旁征博访

更新时间: 2025-05-02 12:36:32 :71

读音:páng zhēng bó fǎng

韩语:['널리 방문하다'] 具体详情

日语:['傍征博訪']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Una visit a de blog 具体详情

德语:Visita a bianzheng Bo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旁征博引 pángzhēng-bóyǐn 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大量地引用材料他的发言论据充足,旁征博引,获得一致好评

详细释义

举例:

释义:


例句


出处

鲁迅《读书杂谈》:“无论读,无论做,倘若旁征博访,结果是往往会弄到抬驴子走的。”

百科释义

【名称】旁征博访【拼音】páng zhèng bó fǎng【解释】指大量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出处】鲁迅《读书杂谈》:“无论读,无论做,倘若旁征博访,结果是往往会弄到抬驴子走的。”

"旁征博访"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zhēng 8划
  1. 征兆;迹象

    明征定保。——《书·胤征》

    休征嘉应。——《汉书·平帝纪赞》

    候善恶之征。——《汉书·艺文志》

    征兆必报。——《汉书·儿宽传》

    观国之强弱贫富有征。——《荀子》

    征于色。——《孟子·告子下》

    又如:征迹(迹象);征怪(怪异的征兆);征咎(灾祸的征兆);征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兆);征效(征兆) “徵”

  2. 另见 zhǐ

详情
12划
  1. 赌,博弈

    与闵公博。——《公羊传·庄公十二年》

    则博塞以游。——《庄子·骈拇》

    或以游博持掩为事。——《后汉书·王符传》

    不有博奕者乎。——《论语·阳货》

    或饮或博。——清· 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

    又如:博剧(博戏,赌博);博弈(古六博戏与古围棋)

  2. 取得

    博个封妻荫子。——《水浒传》

    又如:博笑(谦词。换取别人一笑);博鬻(换取);博名(获取好名声)

  3. 换取

    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清· 黄宗羲《原君》

    又如:博易(交易;贸易);博征(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进行征收)

  4. 通“搏”。争斗,博斗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详情
访 fǎng 6划
  1. (形声。从言,方声。本义:广泛地征求意见)

  2. 同本义

    訪,泛谋也。——《说文》

    訪,谋也。——《尔雅》

    王访于箕子。——《书·洪范》

    访予落止。——《诗·周颂·访落》

    受纳访——《周礼·内史》

    使访物官。——《国语·楚语》

    穆公访诸 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又如:访断(咨询决疑);访覃(问及);访讯(讯问;打听)

  3. 引申为访问、拜访(敬词)

    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李白《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

    时余方访君寓。——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径造庐访成。——《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访戴(访友的代称);出访(到外国访问);回访(在对方来拜访后去拜访对方);过访(访问);走访(访问;拜访);造访(上门访问)

  4. 寻求

    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人访其夫妇,载以来。——清· 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寻访(寻求查访);访觅(访寻;寻找);访论稽古(探求讨论古事)

  5. 通“方”。初始

    访以吕氏故,几乱天下。——《汉书》

  6. 谋议

    教之令,使访物官。——《国语》。韦昭注:“访,议也。物,事也。使议知百官之事业。”

  7. 调查;查处

    又九门提督所访缉纠诘,皆归刑部。——清· 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访缉(访查缉捕);访办(调查处理);访俗(察访民俗)

详情
páng,bàng 10划
  1. (古通“傍”)

  2. 依傍;依附

    匈奴大发十余万骑,南旁塞至符奚庐山。——《汉书·赵充国传》

    又如:旁沿(依附沿袭);旁缘(依仗)

  3. 靠近

    吾灵尚依依旁汝也。——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引渭穿渠起 长安,旁南山下,至 河三百余里。——《汉书》

    四时之内,飘风怒吹,或西发西洋,或东起北海,旁午交扇,无时而息。——〔英〕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又如:旁午(将近中午);旁车(靠近车子)

  4. 依照;仿效

    扬雄又旁《离骚》作重一篇,名曰《广骚》;又旁《惜诵》以下至《怀沙》一卷,名曰《畔牢愁》。——《汉书》

  5. 通“谤”。诽谤

    不窥密,不旁狎,不道旧故。——《礼记·少仪》

  6. 另见 páng

  7. 动词 依靠、临近。

    《汉书.卷六九.赵充国传》:「匈奴大发十余万骑,南旁塞,至符奚庐山,欲入为寇。」唐.颜师古.注:「旁,依也。」

详情

旁征博访是成语吗?

上一篇:博采群议
下一篇:直博生
近期文章

有喜感——有喜感的明星
2025-05-02 11:51:34
有喜感——有喜感的图片
2025-05-02 11:51:23
有喜感:有喜感的游戏名
2025-05-02 11:51:10
有喜感,有喜感的人
2025-05-02 11:50:59
有喜感——有喜感的演员
2025-05-02 11:50:50
有喜感,有喜感的名字
2025-05-02 11:50:38
有喜感——有喜感的女生
2025-05-02 11:50:31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