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责

嫌责

更新时间: 2025-05-04 18:10:25 :61

读音:xián zé

韩语:['책임을 느 껴 진다'] 具体详情

日语:['嫌なら']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Culpabilidad 具体详情

德语:Sospecha de responsabilidad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谓因不满而加责备。

详细释义

举例:《宋书·萧惠开传》:“ 思话 素恭谨,操行与 惠开 不同,常以其峻异,每加嫌责。”《魏书·杨椿传》:“十餘年中,不尝言一人罪过,当时大被嫌责。”《北齐书·魏收传》:“﹝ 收 ﹞以受旨乖忤,频被嫌责,加以箠楚,久不得志。”

释义:谓因不满而加责备。


例句


百科释义

xián zé ㄒㄧㄢˊ ㄗㄜˊ 嫌责谓因不满而加责备。《宋书·萧惠开传》:“ 思话 素恭谨,操行与 惠开 不同,常以其峻异,每加嫌责。”《魏书·杨椿传》:“十馀年中,不尝言一人罪过,当时大被嫌责。”《北齐书·魏收传》:“﹝ 收 ﹞以受旨乖忤,频被嫌责,加以箠楚,久不得志。”

"嫌责"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xián 13划
  1. 嫌隙,仇怨

    累百年之欲,易一时之嫌。——《荀子》

    丈夫以气相许,小嫌不足置胸中。——《新唐书·尉迟敬德传》

    又如:使民无嫌;为了避嫌;涉嫌;前嫌尽释

  2. 怨恨

    若远小嫌,难相违覆。——《三国志》

    又如:嫌恨(怨恨)

详情
zé,zhài 8划
  1. 欠别人的财物。后作“债”

    听称责以傅别。——《周礼·小宰》。司农注:“称责,谓贷子。”

    薄敛已责。——《左传·昭公二十年》

    使无券契之责。——《管子·轻重乙》

    博言负责数百万。——《汉书·淮阳宪王钦传》。注:“假贷人财物未偿者。”

    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书·金滕》

    宋多责赂于 郑。——《左传·桓公十三年》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齐策》

    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汉书·高帝纪上》

  2. 另见 zé

  3. 名词 欠人的钱财。同「债」。

    《汉书.卷二四.食货志上》:「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详情
上一篇:弃嫌
下一篇:嫌贰
近期文章

先令——先令换算
2025-05-04 18:02:19
先令:先令球
2025-05-04 18:02:05
先令:先令冬青
2025-05-04 18:01:46
先令:先令英文?
2025-05-04 18:01:17
先令(先令汇率)
2025-05-04 18:01:06
先令:先令是什么意思?
2025-05-04 18:00:51
先令(先令和便士)
2025-05-04 18:00:36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