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巾”所有汉字

找到106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màn14
  1. (形声。从巾,曼声。巾,丝麻织品。本义:帐幕,帐幔)

  2. 同本义

    幔,幕也…蔽在上曰幔,在旁曰帷。——《说文》

    幔幕帷盖,三军之用。——《墨子·非攻》

    又如:幔亭(张挂帐幕围成的亭子);幔屋(帐篷);幔幕,幔帷,幔城(张帷幔围绕如城,故称“幔城”);幔室(用帷幕围成的房间)

  3. 以布帛制成,遮蔽门窗等用的帘子

    乘幔不举。——《国语·晋语》。注:“幔,车无文也。”

    又如:幔子

  4. 指古时酒店的招子

    酒幔高楼一百家,宫前杨柳寺前花。——唐· 王建《宫前早春》

巿4
  1. 古代的一种祭服。也作“韨”

    天子朱巿,诸侯赤巿…韨,篆文巿。——《说文》

  2. 名词 古代一种系于腰间,遮于官服或礼服下裳前的服饰。同「绂」、「韍」。

    《说文解字.巿部》:「巿,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诸侯赤巿。」也称为「蔽膝」、「围腰」。

zhuàng,chuáng15
  1. (形声。从巾,童声。本义:古时作为仪仗用的一种旗帜)

  2. 垂筒形、饰有羽毛、锦绣的旗帜。古代常在军事指挥、仪仗行列、舞蹈表演中使用 。

    如:幢幡(佛前所立的旌旗。后泛指一般旌旗);幢队(行军时,举旗帜作先导的部队);幢牙(军营前饰有羽毛的大旗)

  3. 刻着佛号或经咒的石柱子。书写佛号或经咒于帛上者称经幢,刻于石上者称石幢 。

    如:幢相(佛幢)

  4.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百人为幢 。

    如:幢主(部队首长)

  5. 量词。俗称房屋或楼房一所为一幢

  6. 另见 zhuàng

chǎn,chàn15
[ chǎn ]

〔~~〕破旧的样子,如“檀车~~。”

[ chàn ]

车帷。

shuì10
  1. 拭擦 。

    如:帨手(擦手)

  2. 蒙,覆盖

    帨以文锦,一灯三之。——清· 张岱《陶庵梦忆》

dàn7

冠俯前。

shān,qiāo,shēn14
[ shān ]

旌旗的飘带。

[ qiāo ]

〔~头〕古代男子束发的头巾。

[ shēn ]

古同“襂”,羽毛车饰或衣裳下垂的样子。

qiāo16
  1. 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巾。通称“幧头”

    幧,幧头也,敛发也。——《玉篇》

  2. 〈方〉∶帽子

    今浙东 宁波、 绍兴,通谓帽曰幧。—— 章炳麟《新方言》

guī10

古同“归”。

13

同“幂”。

9

1.头巾。

2.古同“袹”:~头(始丧者头上的避邪巾)。

píng12
  1. 同“屏”

13
  1. 覆盖

    雪幕其顶。——《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

9
  1. 称帝,为帝

    陛下承大乱之极,受命而帝,兴明祖宗。——《后汉书》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汉· 贾谊《过秦论》

  2. 尊奉为帝

    不敢复言帝秦!——《战国策·赵策三》

zhàng11

见“帐”。

guó11
  1. 古代妇女的头巾,头饰

  2. 古代妇女的丧冠

13

古同“幕”。

biāo14
  1. 用文字或其他事物表明

    穗草为尊,锦幖其端。——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

chóu,dào17
[ chóu ]

1.蚊帳、帷幕。《南史•卷七十•循吏傳•孫謙傳》:“夏日無幬帳,而夜臥未嘗有蚊蚋,人多異焉。”南朝梁•沈約《休沐寄懷詩》:“送日隱層閣,引月入輕幬。”

2.舟車上的帷幕。《史記•卷二十三•禮書》:“大路之素幬也。”《司馬貞•索隱》:“幬,謂車蓋以素帷。”

[ dào ]

覆蓋。《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

wéi7
  1. 遮蔽

    其人无衣与裳,惟以布一幅束其阴,上体以被一方,帏而裹之。——《徐霞客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