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人”所有汉字

找到42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xiān5
  1. 〈名〉(会意。本作“僊”。右边的意思是人爬到高处取鸟巢,加上“人”旁,表示人升高成仙。隶书作“仙”,表示仙人多住在高处。本义:仙人)

    同本义,僊,长生迁去也。——《说文》

shé7
7
  1. 农历四月的别称

    四月为余。——《尔雅》

  2. “余”的简化字 “余”

  3. 另见 yú

bīng4

义未详。

lún4
  1. 仑,思也。——《说文》

  2. 自我反省检讨

    浙江令人自反省者,曰肚里仑一仑。——《新方言·释言》

  3. 侖、崘、崙 lún

  4. ——见“昆仑”(Kūnlún)

jīn4
  1. 这,此 。

    如:今次(这次);今遭(这一回);今早(今朝;今天)

hé,gě6
  1. 容量单位,市制十合为一升

    十合为升,十升为斗。——《汉书》

  2. 另见 hé

zhòng6
  1. 众多,与“寡”、“少”相对

    今寇众我寡,难以持久。——《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师克在和,不在众。——《左传·桓公十一年》

    树成荫而众鸟息焉。——《荀子·劝学》

    贼能且众。——明· 魏禧《大铁椎传》

  2. 众贼环而进。

    众宾团坐。——《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3. 众妙毕备。

    又如:众峰(许多山峰);众工(许多工匠);众支(众多的支系);众小(众多小国);众卉(百草);众口纷纭(人多嘴杂,论论纷纷);众毛飞骨(众多的众物能掀起重物);众巧(众多的巧匠);众矢之的(许多箭射的靶子。比喻众人攻击的目标)

  4. 各种

    如:众艺(各种技艺,艺术);众虑(各种杂念;各方面的考念);众管(各种管乐器);众伪(种种假象);众群(各种邪恶);众善(各种善举)

  5. 广泛;普遍

    是非容貌之患也,闻见之不众,议论之卑尔。——《荀子》。杨倞注:“闻见不广,议论不高。”

    又如:众妙(一切深奥玄妙的的道理);众医(一般医生;庸医)

13
  1. 更加;越发

    政事愈蹙。——《诗·小雅·小明》

    愈束缚牢甚。——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闻而愈悲。——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雪愈甚。——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入之愈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又如:我愈觉得这些孩子可爱了;家乡离我愈近了;愈更(更加);愈扇(更加发扬);愈愈(益甚);愈出愈奇(越来越奇异)

  2. 连用,与“越…越…”义同 。

    如:风愈刮愈大;资本家的剥削和压迫愈残酷,人民的反抗就愈强烈

yú,shù,yù9
  1. 名词 国名。为汉代封与栾布的侯国,其治所约在今国内山东省平原县西南。

    名词 参见「俞儿」条。

huì,kuài6
  1. 缝隙 。

    如:会弁(一种束发的小型冠冤。上有缝,可饰以玉);漆其四会(即把盖子四周的缝隙用漆封上)

  2. 买卖居间人 。

    如:会任(指专事买通官府,保释罪犯,居间谋利的人)

  3. 会稽(kuàjī)。山地名,县名。在今浙江绍兴

  4. 另见 huì

qín12
  1. 捕获鸟兽

    之日狩,允禽。——《甲骨文合集》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战国策·燕策二》

    又如:禽色(田猎与女色);禽荒(沈迷于田猎)

  2. 通“擒”。捕捉

    外仆髡屯禽之以献。——《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一时收禽。——《后汉书·张衡传》

    将军禽操。——《资治通鉴》

    又如:禽囚(被擒获的俘虏);禽夷(擒灭);禽制(捉拿制伏);禽殄(擒获歼灭);禽俘(擒获);禽疾(指需要迅速擒拿的人);禽剪(擒灭);禽虏(擒捉敌人)

  3. 战胜

    虞、 虢共守之, 晋不能禽也。——《新序》

11
  1. (形声。从皿,合声。从“皿”,表示与器皿有关。本义:底盖相合的盛器)同本义

    合,器名。——《广韵》

    合子,盛物器。——《正韵》

    又如:盒仗(礼盒挑子);盒礼(盒装的礼物);盒菜(盒子包装的副食品);盒担(盒形盛物器,叠合为两组,用扁担挑起输送)

6
  1. (会意。从人,从止。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一个人,下面是“止”(脚),表示这个人在踮起后脚跟,有企立、企足的意思。本义:踮起脚跟)

  2. 同本义

    企,举踵也。——《说文》

    企者不立。——《老子》

    日夜企而望归。——《汉书·高帝纪》

    渠黄不能企其景。——郭璞《江赋》

    又如:企望(举起脚跟而望);企仰(踮起脚来仰望);企足(踮起脚)

  3. 立,站立

    鸟企山峙。——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

    又如:企予(踮起脚后跟站着);企立(站立)

  4. 企望,盼望 。

    如:企怀(盼望怀念);企竦(企望而出神)

cháng,zhǎng5
  1. 〈形〉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披长发之形,以具体表抽象,表示长短的“长”。本义:两点距离大)

    同本义。与“短”相对,巽为长,为高。——《易·说卦》又如:狭长(窄而长);长铗(剑的一种。刀身剑锋长的叫长铗,短的叫短铗)

gè,gě3
  1. 单个;单独 。

    如:个人;个体

  2. 身体或物体的大小 。

    如:矮个子;小个儿

  3. 另见 gě

9
  1. (指事兼形声。小篆字形。《说文》“从半肉在且上。”且,祭祀所用的礼器。本义:供祭祀或宴会时用的四脚方形青铜盘或木漆盘,常陈设牛羊肉)

  2. 同本义

    为俎孔硕。——《诗·小雅·楚茨》

    鸟兽之肉,不登于俎。——《左传·隐公五年》

    祭操俎。——《山海经·海外西经》

    俎豆之事。——《论语·卫灵公》

    庖人虽不治疱,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

    又如:俎几(俎形如几,故称。古代祭祀、燕飨时所用的礼器);俎拒(俎足中央的横木);俎味(祭祀用食品)

  3. 古代割肉用的砧板。多木制,也有青铜铸的,大方形,两端有足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俎,切肉的砧板。)——《史记·项羽本纪》

yīn8

古同“阴”。《说文解字》古文????省。

qiān13
  1. 副词 皆、全部。《书经.尧典》「佥曰:『于!鲧哉。』」句下唐.孔颖达.正义:「佥,皆也。」《三国志.卷四一.蜀书.张裔传》:「此贤愚之所以佥忘其身者也。」

    代词 众人、大家的代称。《楚辞.屈原.天问》:「佥曰:『何忧?』」汉.王逸.注:「佥,众也。」

jiè4
  1. 通“个”。

    如:一介书生;一介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