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力”所有汉字

找到91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3

入鎋,影。

kuāng8
  1. 动词 改正、扶正。  【组词】:「匡正」、「匡谬」。《左传.襄公十四年》:「过则匡之。」《史记.卷六二.管晏传》:「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动词 救济。  【组词】:「匡救」。《左传.成公十八年》:「匡乏困,救灾患。」《管子.五辅》:「养长老,……吊祸丧,此谓匡其急。」

wěng,yǎng12
[ wěng ]

1.《廣韻》烏孔切,上董,影。

2.〔~劜(yà)〕倔强。

[ yǎng ]

多力。

13
  1. 动词 蓄存、储藏。  【组词】:「囤积」、「积货逐利」。

    动词 累聚。  【组词】:「聚积」、「淤积」、「日积月累」。《易经.系辞下》:「善不积,不足以成名。」《荀子.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mǐn9
  1. 同本义。敏,疾也。——《说文》曾孙不怒,农夫克敏。——《诗·小雅·甫田》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思想敏锐,反应快。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是故聪与敏,可恃而不可恃也。——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我虽不敏。——《孟子·梁惠王上》礼成而加之以敏。——《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注:“审当于事也。”

dòng6
  1. 动不动,常常

    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

kēng6

1.《廣韻》客庚切,平庚,溪。

2.强劲,有力量。

bàn4
  1. “办公室”的简称 。

    如:侨办;工交办

xiào8
  1. 效法,模仿。《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祧,君子是则是效。”

    犹授,授官。《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宣王有志,而后效官。”

láo7

同“劳”(日本汉字)。

jié8
  1. 谨慎

    劼,慎也。从力,吉声。——《说文》

    汝劼毖殷献臣。——《书·酒诰》

    又如:劼毖(谨慎)

  2. 勤勉

    小臣昧戎经,维用赞勋劼。——唐· 韩愈、 孟郊《征蜀联句》

juàn8

①|困倦。②厌烦:厌倦。

止。

zhǔ7

强力。

miǎn9
  1. (形声。从力,免声。本义:力所不及而强作)

  2. 同本义

    勉,彊也。——《说文》

    丧事不敢不勉。——《论语·子罕》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楚辞·离骚》

    勉力不时。——《荀子·天论》

    又如:勉意(勉强;勉为其难)

  3. 尽力,用尽所有力量

    尔其勉之。——《左传·昭公二十年》。注:“谓努力。”

    愿子勉为寡人治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史记·魏公子列传》

    知力耕可以得谷,勉贸可以得货。——《论衡》

    又如:勉勉(努力的样子);勉旃(努力);勉农(努力从事农务);勉厉(努力)

  4. 勉励,鼓励

    国安不殆,勉农而不偷。——《商君书·垦令》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国语·越语》

    不加勉,而民自尽竭。——《管子》

    又如:勉学;勉勖(勉励);勉劳(勉励慰劳);勉厉(劝勉鼓励);勉慰(勉励安慰);勉喻,勉谕(晓谕,劝说)

  5. 通“免”。除去,脱掉

    乃厚其外交而勉之。——《国语·晋语八》

    七十而无德,虽有微过,亦可以勉矣。——《大戴礼·曾子立事篇》

5
  1. 一定;务必

    君子之事君也。务引其君以当道。——《孟子·告天下》

    来日吾出战,务要生擒黄忠。——《三国演义》

    陈言之务去。——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而务去之。

    又如:务能(尽量;尽其所能);务请出席;务使大家明白这一点

jiā5
  1. 益处;好处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孟子·鱼我所欲也》

11

勉励。  【组词】:勖勉

juàn,juān10
[ juàn ]

古同“倦”。

[ juān ]

古同“勬”。

jiàng14

指固执,强硬不屈;顽强的意志、劲头,倔犟固执的样子。

kān11
  1. (形声。从力,甚声。本义:校订,核对)

  2. 同本义(考订核实异同)

    勘,校也。——《说文新附》

    每获一书,即共同勘校。——李清照《金石录后序》

    又如:勘合(验证,核对。文书上加盖印信,一分为二,当事双方各执一半,作为凭证);勘对(核对;注定);勘婚(婚前男女两家互相查考生辰八字、门第等)

  3. 审问

    当堂对勘。——《聊斋志异》

    又如:勘正(审问核实);勘问(盘问;审问);勘鞠(审讯);勘当(审问核察)

  4. 查看;调查

    又推勘妖魔作怪之由。——洪仁玕《太平天日》

    又如:勘灾(查看灾情);勘破(看破);堪舆(看风水)

  5. 判断

    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