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鞃 | hóng | 14划 |
-
车轼上段裹上皮革以便人倚的部分。
|
鞉 | táo | 15划 |
-
“鼗”的异体字。
|
鞝 | shàng,zhǎng | 17划 |
- [ shàng ]
-
把鞋帮鞋底缝合成鞋。
- [ zhǎng ]
-
扇马鞍皮。
|
韈 | wā | 23划 | 穿袜子。客初至时,不冠不袜。——清·魏禧《大铁椎传》
|
鞛 | běng | 17划 |
-
同“琫”。
|
鞪 | móu,mù | 18划 |
- [ móu ]
-
〔鞮(dī)~〕兜鍪,古代武将的头盔,如“被甲鞮(dī)~居马上。”
- [ mù ]
-
在车辕上使之牢固并作装饰的皮带。
|
鞹 | kuò | 19划 |
-
古同“鞟”:“乃使吏~其拳。”
|
鞺 | tāng | 20划 |
-
〔鞺鞳〕鼓声。
|
韉 | jiān | 25划 |
-
见“鞯”。
|
靴 | xuē | 13划 | (形声。从革,化声。革,皮革。本义: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鞋)同本义 尝有人著靴骑驴,至兆门外。——《晋书》 又如:靴叶子(塞藏在靴筒内可折叠的票夹);靴桶(靴靿。靴筒);靴衫(乘马时所穿的衣服);靴袍(穿靴时所服的官袍)
|
鞌 | ān | 15划 |
-
同“鞍”。
|
鞥 | ēng | 18划 | 马缰绳 鞥,辔鞥。一曰龙头绕者。——《说文》。段玉裁注:“辔鞥盖古语,辔亦名鞥也。” 名词 马缰绳。 《说文解字.革部》:「鞥,辔鞥。」
|
韀 | jiān | 22划 |
-
同“鞯”。
|
鞂 | jiē | 14划 |
-
古同“秸”。
|
鞯 | jiān | 18划 | 衬托马鞍的垫子 鞯,马鞴具也。——《说文新附》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古乐府《木兰诗》 又如:鞍鞯(衬托马鞍的垫子);鞯面(鞍鞯的面料层);鞯勒(鞍鞯与笼头);鞯汗(鞍鞯) 鞍 东门人物乱如麻,想见新鞯照路华。——宋· 王安石《次杨乐道韵》
|
靹 | nà | 13划 |
-
古同“䪏”,柔软的土壤。
|
鞰 | wēn,yùn | 18划 |
- [ wēn ]
-
同“韫”。
- [ yùn ]
-
同“韫”。
|
韄 | huò | 22划 |
-
1.缚在佩刀上的绳子。
2.束缚:“外内~者,道德不能持。”
|
靽 | bàn | 14划 |
-
古代架车时套在牲口后部的皮带。
|
鞋 | xié | 15划 | (形声。从革,圭声。皮革鞋的材料。“圭、鞋”古音相近。本义:鞋子)同本义 鞵,生革醍也。——《说文》。字亦作鞋 古人以草为屦,皮为履,后唐马周始以麻为之,即鞋也。——《说郛》引 唐· 留存《事始·鞋》 又如:鞋扇(鞋面);鞋脚(小妾第一次拜见长妻时所敬赠的见面礼:亲手做的针线活;也指鞋袜);鞋脚钱(跑腿钱);雨鞋;皮鞋;布鞋;鞋鞢(造鞋时所用的木制鞋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