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靼 | dá | 14划 | ——见“鞑靼”(Dádá)
|
鞉 | táo | 15划 |
-
“鼗”的异体字。
|
鞛 | běng | 17划 |
-
同“琫”。
|
鞆 | bǐng | 14划 |
-
◎ 日本地名用字。
|
韁 | jiāng | 22划 |
-
同“缰”。
|
鞁 | bèi | 14划 |
-
1.鞍和辔的统称。
2.同“鞴”。
|
鞹 | kuò | 19划 |
-
古同“鞟”:“乃使吏~其拳。”
|
鞒 | qiáo | 15划 | 马鞍拱起的地方。也作“桥” 白马金鞍碧玉鞒。——元· 郑德辉《钏离春智勇定齐》
|
靴 | xuē | 13划 | (形声。从革,化声。革,皮革。本义: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鞋)同本义 尝有人著靴骑驴,至兆门外。——《晋书》 又如:靴叶子(塞藏在靴筒内可折叠的票夹);靴桶(靴靿。靴筒);靴衫(乘马时所穿的衣服);靴袍(穿靴时所服的官袍)
|
靭 | rèn | 12划 |
-
同“韧”。
|
靸 | sǎ | 12划 | 把布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穿[拖鞋] 。 如:靸拉(拖着鞋子)
|
鞸 | bì,bǐng | 19划 |
- [ bì ]
-
古同“韠”:“端委~带。”
- [ bǐng ]
-
古同“鞞”:“~琫有珌。”
|
靷 | yǐn | 13划 | 引车前行的皮带 靷,引轴也。——《说文》 靷,所以引车也。——《释名》 丧荒之联事。——《周礼·小宰》。注:“属其六紖。” 游环胁驱,阴靷鋈续。——《诗·秦风·小戎》 又如:靷环(游环,即服马背上的皮环) 名词 系在车轴,拉车前进的皮带。《左传.哀公二年》:「我两靷将绝,吾能止之。」
|
韊 | lán | 29划 |
-
1.用皮革制的盛弩箭的袋子:“平原君负~矢,为公子先引。”
2.包容。
|
靻 | zǔ | 14划 |
-
1.带嚼口的马笼头。
2.马笼头上当额的金属饰物。
|
鞜 | tà | 17划 |
-
1.皮鞋:“绨衣不敝,革~不穿。”
2.鼓声:“鼓钟鞺~。”
|
鞾 | xuē | 19划 |
-
同“靴”。
|
韂 | chàn | 22划 | 小障泥 ,马鞯。垫在马鞍下,垂于马背两旁以挡泥土。 如:鞍韂(鞍上的小障泥);韂儿(衬马鞍的垫子) 名词 垂在马鞍两侧,用以防阻泥土的器具。唐.元稹〈望云骓马歌〉:「潜遣飞龙减刍秣,银鞍绣韂不复施。」
|
鞮 | dī | 18划 | 古代用皮制的鞋 名词 古代用皮革制成的鞋子。即靴。《广韵.上声.齐韵》:「鞮,革履。」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庶人贱骑绳控,革鞮皮廌而已。」唐.韩翃〈送巴州杨使君〉诗:「前驱锦带鱼皮鞮,侧佩金璋虎头绶。」 名词 中国古代西北一带外族的称呼。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五.辩正论音》:「鞮,比狄、西戎号也。」
|
靲 | qín | 13划 |
-
1.皮制的鞋(一说皮制鞋的带子)。
2.竹篾:“幂用疏布,久之,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