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
其他名字:五人墓碑记
作者:张溥
朝代:明
五人者,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至于今,
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
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
以旌其所为。
呜呼,
亦盛矣哉!
(墓中的)五个人,
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
激于义愤而死于这件事的。
到了现在,
本郡有声望的士大夫们向有关当局请求,
就清理已被废除的魏忠贤生祠旧址来安葬他们;并且在他们的墓门之前竖立碑石,
来表彰他们的事迹。
啊,
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情呀!
夫五人之死,
去今之墓而葬焉,
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夫十有一月之中,
凡富贵之子,
慷慨得志之徒,
其疾病而死,
死而湮没不足道者,
亦已众矣;况草野之无闻者欤?独五人之皦皦,
何也?
这五人的死,
距离现在建墓安葬,
时间不过十一个月罢了。
在这十一个月当中,
大凡富贵人家的子弟,
意气豪放、志得意满的人,
他们因患病而死,
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
也太多了;何况乡间没有声名的人呢?唯独这五个人声名光荣显耀,
为什么呢?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在丙寅三月之望。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为之声义,
敛赀财以送其行,
哭声震动天地。
缇骑按剑而前,
问:“谁为哀者?”众不能堪,
抶而仆之。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毛一鹭,
公之逮所由使也;吴之民方痛心焉,
于是乘其厉声以呵,
则噪而相逐。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
按诛五人,
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
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我还记得周公被捕,
是在丁卯年三月十五日。
我们社里那些道德品行可以作为读书人的表率的人,
替他伸张正义,
募集钱财送他起程,
哭声震天动地。
“差役们按着剑柄上前,
“问:“在为谁悲痛?”大家不能再忍受了,
把他们打倒在地。
当时以大中丞职衔作应天府巡抚的是魏忠贤的党羽,
周公被捕就是由他主使的;苏州的老百姓正在痛恨他,
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
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
这位大中丞藏在厕所里才得以逃脱。
不久,
他以苏州人民发动暴乱的罪名向朝廷请示,
追究这件事,
杀了五个人,
他们是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
就是现在一起埋葬在墓中的这五个人。
然五人之当刑也,
意气扬扬,
呼中丞之名而詈之,
谈笑以死。
断头置城上,
颜色不少变。
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卒与尸合。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然而,
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
神情慷慨自若,
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
谈笑着死去了。
砍下的头放在城头上,
脸色一点也没改变。
有位有名望的人拿出五十两银子,
买下五个人的头并用木匣装起来,
最终与尸体合到了一起。
所以现在墓中是完完整整的五个人。
嗟乎!大阉之乱,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四海之大,
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素不闻诗书之训,
激昂大义,
蹈死不顾,
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
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
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唉!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
做官的人能够不改变自己志节的,
中国之大,
能有几个人呢?但这五个人生于民间,
从来没受到过诗书的教诲却能被大义所激励,
踏上死地也不回头,
又是什么缘故呢?当时假托的皇帝的诏书纷纷传出,
追捕同党的人遍于天下,
终于因为我们苏州人民的发愤抗击,
使阉党不敢再株连治罪;魏忠贤也迟疑不决,
畏惧正义,
篡夺帝位的阴谋难于立刻发动,
直到当今的皇上即位,
(魏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
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
由是观之,
则今之高爵显位,
一旦抵罪,
或脱身以逃,
不能容于远近,
而又有剪发杜门,
佯狂不知所之者,
其辱人贱行,
视五人之死,
轻重固何如哉?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
赠谥褒美,
显荣于身后;而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凡四方之士无不有过而拜且泣者,
斯固百世之遇也。
不然,
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以老于户牖之下,
则尽其天年,
人皆得以隶使之,
安能屈豪杰之流,
扼腕墓道,
发其志士之悲哉?故余与同社诸君子,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
而为之记,
亦以明死生之大,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由此看来,
那么如今这些高官显贵们,
一旦犯罪受罚,
才得以逃脱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也有的剪发毁容、闭门不出,
或假装疯狂不知逃到何处的,
他们那可耻的人格,
卑贱的行为,
比起这五个人的死来,
轻重的差别到底怎么样呢?因此周蓼洲先生的忠义显露在朝廷,
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
在死后享受到荣耀;而这五个人也能够修建一座大坟墓,
在大堤之上立碑刻名,
所有四方的有志之士经过这里没有不跪拜流泪的,
这实在是百代难得的际遇啊。
不这样的话,
假使让这五个人保全头颅,
在家中一直生活到老,
尽享天年,
人人都能够像奴仆一样使唤他们,
又怎么能让豪杰们屈身下拜,
在墓道上扼腕惋惜,
抒发他们有志之士的悲叹呢?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
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
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
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
(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贤士大夫者,
冏卿因之吴公,
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
几位有声望的士大夫是:太仆卿吴因之先生,
太仆卿吴因之先生,
太史文文起先生,
姚孟长先生。
释文
注释
你可能喜欢的诗词
- 宫中行乐词八首
- 饮酒·其七
- 游灵岩记
- 春雪
- 西平乐·稚柳苏晴
- 王冕好学
- 子革对灵王
- 摸鱼儿·午日雨眺
- 高轩过
- 咏怀古迹五首·其一
- 不怕鬼 / 曹司农竹虚言
- 公刘
- 登岳阳楼·其一
- 题李愬画像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阮郎归·杏花疏雨洒香堤
- 庭燎
- 次元明韵寄子由
- 狼三则·其二
-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 一剪梅·舟过吴江
- 采薇
- 行路难·缚虎手
- 秋波媚·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 昭君怨·梅花
- 素冠
- 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
-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
- 宿府
- 小星
-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 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
- 思君恩
- 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 子夜吴歌·夏歌
- 汝坟
- 柳枝·解冻风来末上青
-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 高阳台·除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