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有感

其他名字:望月有感

作者:白居易

朝代:

望月有感

自河南经乱,

关内阻饥,

兄弟离散,

各在一处。

因望月有感,

聊书所怀,

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

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

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

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

各自在一处。

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

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

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

在乌江的十五哥,

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

时难年荒世业空,

弟兄羁旅各西东。

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

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

骨肉流离道路中。

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

骨肉逃散在异乡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

辞根散作九秋蓬。

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

漂泊无踪如断根的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

一夜乡心五处同。

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

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释文

自从河南地区经历战乱,关内一带漕运受阻致使饥荒四起,我们兄弟也因此流离失散,各自在一处。因为看到月亮而有所感触,便随性写成诗一首来记录感想,寄给在浮梁的大哥、在於潜的七哥,在乌江的十五哥,在符离、下邽的弟弟妹妹们看。家业在灾年中荡然一空,兄弟分散各自你西我东。战乱过后田园荒芜寥落,骨肉逃散在异乡道路中。吊影伤情好像离群孤雁,漂泊无踪如断根的秋蓬。同看明月都该伤心落泪,夜思乡心情五地相同。

注释

⑴河南】:唐时河南道,辖今河南省大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三省的部分地区。
⑵关内】:关内道,辖今陕西大部及甘肃、宁夏、内蒙的部分地区。
⑶阻饥】:遭受饥荒等困难。
⑷浮梁大兄】:白居易的长兄白幼文,贞元十四、五年(798—799年)间任饶州浮梁(今属江西景德镇)主簿。
⑸於潜七兄】:白居易叔父白季康的长子,时为於潜(今浙江临安县)县尉。
⑹乌江十五兄】:白居易的从兄白逸,时任乌江(今安徽和县)主簿。
⑺符离】:在今安徽宿县内。白居易的父亲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作官多年,就把家安置在符离。
⑻下邽】:县名,治所在今陕西省渭南县。白氏祖居曾在此。
⑼时难年荒】:指遭受战乱和灾荒。荒,一作“饥”。
⑽世业】:祖传的产业。唐代初年推行授田制度,所授之田分“口分田”和“世业田”,人死后,子孙可以继承“世业田”。
⑾羁旅】:漂泊流浪。
⑿寥落】:荒芜零落。
⒀干戈】:古代两种兵器,此代指战争。
⒁吊影】:对影自怜,身边没有亲人,独自对着自己的身影感伤。
⒂千里雁】:比喻兄弟们相隔千里,皆如孤雁离群。
⒃辞根】:草木离开根部,比喻兄弟们各自背井离乡。
⒄九秋蓬】:深秋时节随风飘转的蓬草,古人用来比喻游子在异乡漂泊。九秋,秋天。
⒅乡心】:思亲恋乡之心。
⒆五处】:即诗题所言五处。

作者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山西太原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下一篇:折桂令·春情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