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端午
其他名字:贺新郎 端午/端午/贺新郎·端午/贺新郎/贺新郎端午
作者:刘克庄
朝代:宋
贺新郎·端午
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束衣纨扇,
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
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
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
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既纫兰佩,
更怀椒糈。
谁信骚魂千载后,
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
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
吊千古。
画帘开、束衣纨扇,
午风清暑。
儿女纷纷夸结束,
新样钗符艾虎。
早已有、游人观渡。
老大逢场慵作戏,
任陌头、年少争旗鼓。
溪雨急,
浪花舞。
灵均标致高如许。
忆生平、既纫兰佩,
更怀椒糈。
谁信骚魂千载后,
波底垂涎角黍。
又说是、蛟馋龙怒。
把似而今醒到了,
料当年、醉死差无苦。
聊一笑,
吊千古。
释文
深深的庭院里石榴花开得正艳。彩绘的帷帘敝开,我身穿粗麻衣服,手摇丝绢小扇。中午的清风驱散暑气,显得格外清亮。青年们纷纷炫耀自己的节日装束。头上插着钗头彩符,身上佩着艾草扎成的老虎。争先恐后的来渡口观看赛龙船。我年纪大了,不愿再去与人拥挤,只是站在远处观看。任凭那些年轻人摇旗擂鼓呐喊,船浆起伏,江面上浪花翻卷飞舞。屈原的精神千古永存,屈原的风致万世流传。他生平带着芳草,胸襟怀抱如美酒清醇甘甜。谁信在千载之后,他在江底的灵魂还会把米粽垂涎。说什么是怕蛟龙发怒,才把粽子扔进江中给蛟龙解谗。唉,这些传说是多么荒诞。假如他一直活到今天,倒不如与世皆醉死在当年,反而省去许多苦恼怨烦。想到这里便有兴作此词以为笑谈,凭吊一下千古含冤的屈原。
注释
- 【①綀衣】:葛布衣,指平民衣着。
- 【 ②结束】:妆束、打扮。
- 【《抱朴子》】:“五月五日剪采作小符,缀髻鬓为钗头符”。
- 【《荆门记》】:“午节人皆采艾为虎为人,挂于门以辟邪气。
-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人伤其死,故命舟楫拯之。
- 【 ⑤灵均标致】:屈原风度。屈原字灵均。
- 【⑥纫兰佩】:联缀秋兰而佩于身。
- 【美酒,用以祭神⑧角黍】:粽子。
- 【 ⑨“把似”句】:假如屈原而今醒过来。
你可能喜欢的诗词
- 仙城寒食歌·绍武陵
- 雝
- 南轩松
- 思旧赋
- 超然台记
- 九日水阁
-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 观灯乐行
-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 重赠卢谌
- 臧哀伯谏纳郜鼎
- 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 水调歌头·中秋
- 送湖南部曲
- 霜花腴·重阳前一日泛石湖
- 蜡辞 / 伊耆氏蜡辞
- 满江红·倦客新丰
- 水调歌头·送杨民瞻
- 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 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 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 九日
- 惠子相梁
- 送元暠师诗
- 诫兄子严敦书
- 杂诗
- 赠刘景文 / 冬景
- 江城子·示表侄刘国华
- 凌虚台记
- 下途归石门旧居
- 除夜对酒赠少章
- 公子家 / 公子行 / 长安花
- 沁园春·雪
- 樛木
- 清明
- 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 清明日狸渡道中
- 湘中
- 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 满井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