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拼音的所有汉字

找到54条er拼音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ér9
  1. 流泪的样子 。

    如:洏洏(流泪的样子);洏涟(涟洏。流泪的样子)

ěr9

〔洱海〕也叫昆明 池。湖名。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与洱源县之间。湖形如耳,故名。属断层湖。面积249平方千米。水产丰富。湖水清澈而深邃。滨湖有点苍山,湖光山色,风景绝佳。

èr9
  1. 一分为二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二。”——《左传·隐公元年》

    贰,益也。——《广雅·释诂一》

    又如:贰觞(再三献酒);贰纪(古礼中添饭加菜的规章)

  2. 背离;怀有二心

    百姓携贰。——《国语·周语上》。注:“二心也。”

    君立臣从,何贰之有?——《国语·晋语一》

    诸侯贰,则晋国坏。——《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又如:贰志(异志;二心);贰虑(二心;三心二意)

  3. 辅佐 。

    如:贰正(辅佐匡正);贰公(辅佐三公)

ér9

草多叶的样子。

ěr9
  1. 吞食

    适足以饵大国耳。——《汉书·贾谊传》。注:“谓为其所吞食。”

    又如:饵名钓禄(以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名誉和地位)

  2. 服食;吃 。

    如:饵药(服药);饵丹(服食金丹);饵术(服食苍术)

  3. 引诱

    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三国志》

    又如:饵诱(利诱);饵兵(诱敌深入的小部队)

èr9
  1. 蚕吐丝 。

    如:咡丝(蚕口上下吐丝)。引申为以丝作琴弦

    黄丝咡素琴,泛弹弦不断。——《乐府诗集》

ér9

山名。

èr8

古代一种割耳朵的 酷刑。

ér8
  1. 名词 姓。通「倪」。如汉代有儿宽。

ér8

古地名,在今中国山西省永济县南。

èr,nài8
  1. 相次,随后

    佴,佽也。从人,耳声。——《说文》

    佴,贰也。——《尔雅·释言》

    佴,次也。——《广雅·释诂三》

    李陵既生降,聩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2. 另见 nài

  3. 动词 次、随后。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李陵既生降,隤其家声;而仆又佴之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李善注引如淳曰:「佴,次也。若人相次也。」

ér8

众多。

ěr8
  1. 接近

    公正则不迩谗邪。——韩愈《释言》

    又如:迩月(接近一个月的时间);迩续(犹接近)

ér7
  1.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兒張口哭笑。“兒”是漢字部首之一,从“兒”的字大都與“人”有關。本義:幼兒。古時男稱兒,女稱嬰,後來孩童都稱兒)

    同本義,兒,孺子也。——《說文》

ér6
  1. 如,好象

    溺死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吕氏春秋》

  2. 另见 néng

èr6
ěr6
  1. 听到,听说 。

    如:耳食之学(传闻中得到的浮浅知识);耳顽(听不进去);耳生(听来生疏);耳决(犹耳闻)

  2. 附耳而语 。

    如:耳言(犹耳语);耳报(暗中报告,私下传言);耳提面命(当面讲,甚至揪着耳朵讲。比喻教导得殷勤恳切)

  3. 通“佴”。退后,居次

    人自为种而天下耳。——《庄子·天运》

  4. 表示限制,相当于“而已”、“罢了”

    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

    止增笑耳——《聊斋志异·狼三则》

    子曰∶“二三子! 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史记》

  5. 表示肯定或语句的停顿与结束,如同“矣”,相当于“了”、“啊”、“也”

    田横,齐之壮士耳。——《资治通鉴》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史记》

  6.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而”

    故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而忘家,公耳忘私。——贾谊《治安策》

èr5
  1. [数]

  2. 同“二”

  3. (会意。从贝,弍,(èr)声。本义:副)

    同本义,贰,副益也。——《说文》。段注:当云副也,益也。”

ěr5
  1. 形声。本义:窗格花纹。

    后引作薾。华盛的样子。彼尔维何?维常之华。——《诗·小雅》。毛传:“尔,华盛貌。”

ěr5
  1. (形声。本义:窗格花纹)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