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释义 |
酒酸不售 | jiǔ suān bù shòu | -
酒已经变酸了,依然卖不出去。原比喻奸臣阻拦了有学问、有贤德的人为国家效力,使国君受到蒙蔽。后比喻经营无方或办事用人不当。
|
美人香草 | měi rén xiāng cǎo | -
比喻君王、贤臣。
|
从一而终 | cóng yī ér zhōng | -
从:依从。终:一辈子,终身。指旧时封建礼教对妇女的约束,要求女子只能从属一个丈夫,即使夫死也终身不得再嫁。也比喻忠臣不事二主。
|
清浄寂灭 | qīng jìng jì miè | -
指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家的涅槃寂灭之说。 唐 韩愈 《原道》:“今其法曰: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浄寂滅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屏山诗禅》:“時接佛老之徒,聞其所謂清浄寂滅者,而心悦之。”
|
齐王舍牛 | qí wáng shě niú | -
意思是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
|
上方宝剑 | shàng fāng bǎo jiàn | -
上方:也作“尚方”,指掌管制造供应御用器物的官署。指皇帝赏赐的宝剑,大臣持此剑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后用来比喻来自上级的指示。
|
一献三酬 | yī xiàn sān chóu | -
成语,作宾语、定语,指人臣过蒙宠幸。
|
茅庐三顾 | máo lú sān gù | -
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
|
逆子贼臣 | nì zǐ zéi chén | -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
旷古未有 | kuàng gǔ wèi yǒu | -
旷古未有 kuànggǔ-wèiyǒu 自古以来所没有,形容非常少见臣受殿下隆礼深恩,旷古未有,虽肝脑涂地,不能补报!——《野叟曝言》
|
割地称臣 | gē dì chēng chén | -
割让土地,臣服于对方。
|
寝皮食肉 | qǐn pí shí ròu | -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然二子者譬于禽兽,臣食其肉而寝处其皮矣。'后以'寝皮食肉'形容仇恨之深。
借指勇武的行为或精神。
|
面折廷争 | miàn zhé tíng zhēng | -
折:指责。廷:朝廷。当面指责过错,在朝廷同皇帝争辩。旧时形容大臣敢于直言劝谏皇帝。现也指勇于与别人争辩是非。
|
丹书铁契 | dān shū tiě qì | -
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袭的享有免罪等特权的证件。
|
破胆寒心 | pò dǎn hán xīn | -
破胆寒心 pòdǎn-hánxīn 吓破了胆,心存寒栗。比喻担心害怕之极臣永所以破胆寒心,豫言之累年。——《汉书·谷永传》
|
文治武功 | wén zhì wǔ gōng | -
以文化教育感化,以武力征讨镇压。后指施行政教和从事征战的功绩。多用以称赞帝王或重臣。
|
亡国大夫 | wáng guó dà fū | -
指不忠不智的前朝遗臣。
|
龙举云兴 | lóng jǔ yún xīng | -
比喻王者兴起则必遇贤臣良将。作宾语、定语;用于君臣关系。
|
万死一生 | wàn sǐ yī shēng | -
犹言九死一生。极言生命的危险。语出《汉书.司马迁传》:'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以奇矣。'
|
目牛无全 | mù niú wú quán | -
《庄子.养生主》:'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后因以'目牛无全'比喻技艺纯熟或谋划高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