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释义 |
老师宿儒 | lǎo shī xiǔ rú | -
宿儒: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亦作“老手宿儒”。
|
朽竹篙舟 | xiǔ zhú gāo zhōu | -
烂竹竿作篙推舟。比喻做事的工具或条件不佳,难能成就。
|
面墙而立 | miàn qiáng ér lì | -
面对着墙壁而站着,什么也见不着。比喻人不学习、不研究,就无所成就。
|
不堪造就 | bù kān zào jiù | -
堪:可以,能。造就:培养使有成就。指没有培养前途,不可能有所成就。
|
实至名归 | shí zhì míng guī | -
实:实际的成就或成绩。至:达到。名:名望,声誉。有了实际的成绩,自然就会得到应有的名誉。
|
老大无成 | lǎo dà wú chéng | -
成:成就。年纪老了而事业却没有成就。
|
画虎刻鹄 | huà hǔ kè hú | -
《东观汉记•马援传》:“与兄子严敦书曰:‘学龙伯高不就,犹为谨饬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效杜季良而不成,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也。’”后以“画虎刻鹄”比喻好高骛远,终无成就。比喻好事做不成,反变了坏事。
|
身退功成 | shēn tuì gōng chéng | -
谓功业成就,退隐家园。
|
着书立说 | zhuó shū lì shuō | -
着:写作;立: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
|
无为而成 | wú wéi ér chéng | -
谓不倚外力而自然有所成就。亦作:[[无为自成]]
|
蜚黄腾达 | fēi huáng téng dá | -
比喻功名成就之快。
|
功行圆满 | gōng xíng yuán mǎn | -
功:功绩、僧道等修行的功夫;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
前程似锦 | qián chéng sì jǐn | -
比喻未来的成就非常辉煌灿烂。多用来祝贺别人发达。
|
成家立业 | chéng jiā lì yè | -
成家:组成家庭,即结婚。立业:建立事业。指组成家庭,并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也指建立家业。
|
功成行满 | gōng chéng xíng mǎn | -
功:世界各地;行:善行。封建迷信指功德成就,道行圆满。
|
成己成物 | chéng jǐ chéng wù | -
指的是自身有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
|
钝学累功 | dùn xué lěi gōng | -
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
一无所成 | yī wú suǒ chéng | -
一点没有成就。
|
功成名遂 |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 -
遂:成就。也说功成名就。原指成就了功业,才有名声。后指功绩和名声都已取得。
|
日就月将 | rì jiù yuè jiāng | -
就:成就。将:进步。天天有所得,月月有进步。形容学习只要不断积累,就会不断有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