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释义 |
析辨诡辞 | xī biàn guǐ cí | -
亦作“析辨诡词”。谓巧言邪说。
|
秋后算账 | qiū hòu suàn zhàng | -
比喻等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再判断谁是谁非,也比喻事后等待时机进行报复,作谓语、宾语、定语时指伺机报复。
|
匏瓜空悬 | páo guā kōng xuán | -
孔子比喻自己无法像匏瓜那样系悬着而不让人食用,应该出仕为官,有所作为。后用以比喻有才能的人却不为世所用。
|
这山望着那山高 | zhè shān wàng zhe nà shān gāo | -
比喻不满意自己的环境、工作,老觉得别的环境、别的工作好。
|
深文傅会 | shēn wén fù huì | -
牵强而苛细地援引法律条文陷人以罪。亦作:[[深文附会]]
|
忸怩作态 | niǔ ní zuò tài | -
做作含羞、难为情的样子。如:看他在台上忸怩作态,真是令人作呕。
|
鸿章钜字 | hóng zhāng jù zì | -
犹鸿文。比喻巨著、大作。
|
掩恶扬善 | yǎn è yáng shàn | -
谓对待别人讳言其过恶,称扬其好处。亦作:[[掩恶扬美]]
|
不差毫发 | bù chā háo fà | -
不差毫发 bùchā-háofà 毫发:毫毛和头发。一点儿也没有差错,也作丝毫无差这种测量不差毫发。
|
七步之才 | qī bù zhī cái | -
形容才学高超,文思敏捷。也作“七步成章”。
|
鸟散鱼溃 | niǎo sàn yú kuì | -
形容因受惊扰而乱纷纷地四下溃散。亦作:[[鸟惊鱼溃]]、[[鸟惊鱼散]]
|
有本有原 | yǒu běn yǒu yuán | -
亦作'有本有源'。
谓有根源;源源本本。
|
井渫不食 | jǐng xiè bù shí | -
亦作“井渫莫食”。
|
假门假事 | jiǎ mén jiǎ shì | -
亦作'假门假氏'。
犹言假心假意。
|
口燥唇干 | kǒu zào chún gān | -
嘴巴嘴唇都干了。形容话说得很多或费尽口舌。也作“口燥舌干”。
|
半工半读 | bàn gōng bàn dú | -
在学学生,一边上课,一边利用课余兼差工作,以赚取学费、生活费。
|
遗风余烈 | yí fēng yú liè | -
遗风:前人遗留下来的风尚。余烈:前人的功业。指前人流传下来的美好风尚和功业。也作“余风遗烈”。
|
今夕何夕 | jīn xī hé xī | -
今夜是何夜?多用作赞叹语,指今晚是良辰。
|
童山濯濯 | tóng shān zhuó zhuó | -
童山:没有长草木的山。濯濯:光秃秃的样子。形容山岭贫瘠荒凉,草木不生。也作“濯濯童山”。
|
篝灯呵冻 | gōu dēng hē dòng | -
置灯于笼中﹐并以口气嘘物取暖。喻写作之勤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