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责”的同义词、近义词

更新时间: 2025-05-05 06:01:02 :81

读音:chì zé

英文:to reprimand; to lash out

释义

(动)严厉地责备:~不讲公德的行为。[近]叱责。

详细释义

举例:清 昭槤 《啸亭杂录·不忘本》:“凡有射不中法者,立加斥责。” 清 徐士銮 《宋艳·丛杂》:“ 惜惜 耻於供给, 安 斥责之。” 冰心 《寄小读者》五:“和她谈话的态度,又似爱怜,又似斥责。”

释义:责骂。


查看详情

1.叱责:

读音:chì zé

英文:to upbraid

释义

(动)斥责:不要随意~学生。

详细释义

举例:宋 王谠 《唐语林·政事上》:“与属吏言不伤气,未尝叱责一官人。”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 子云 叱责曰:‘贼引汝同盗牛三十头,藏汝庄内。’”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舅怒,以孝子三年不见齿叱责,并欲鸣官。” 丁玲 《韦护》第三章:“他不去叱责他们。”

释义:斥责。

查看详情

2.呵叱:

读音:hē chì

英文:

释义

同“呵斥”。
查看详情

3.喝斥:

读音:hè chì

英文:to chide; to berate; also written 呵斥; to excoriate

释义

(动)呵斥:大声~。
查看详情

4.责怪:

读音:zé guài

英文:blame; hop

释义

(动)责备;埋怨。

详细释义

举例:明 张居正 《<女诫>直解》:“谴是责怪,呵是呵叱。” 清 黄轩祖 《游梁琐记·易内奇案》:“ 戴 夫妇喜女还魂,并不责怪,但难於对 庞 。” 高晓声 《“漏斗户”主》:“真同一个笑话里责怪穷人‘没有米吃为什么不吃肉’的那种混蛋逻辑一样。”

释义:责备;怪罪。

查看详情

5.指摘:

读音:zhǐ zhāi

英文:to criticize

释义

指责,指出错误,给以批评;指出并摘录。

详细释义

举例:《三国志·蜀志·孟光传》:“ 延熙 九年秋,大赦。 光 於众中责大将军 费禕 …… 光 之指摘痛痒,多如是类。”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六:“自信甚明,独立不惧。面折廷争,则或貽同列之忿;指謫时病,则或异大臣之为。” 清 薛福成 《书汉阳叶相广州之变》:“主和议者,例受人指摘。” 茅盾 《手的故事》六:“他们竟敢指摘我们贩运私货么?”

释义:亦作“指謫 ”。挑出错误,加以批评。

举例: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读法》:“搜辑实物标本图画,初观察全体概要,授以名称;次指摘要点,详细观察;次结合以语言,以便记忆。”

释义:指出并摘录。

查看详情

6.指斥:

读音:zhǐ chì

英文:to censure; to rebuke; to denounce

释义

1.直呼之。
2.指摘、责备。

详细释义

举例:汉 蔡邕 《独断》卷上:“谓之陛下者,羣臣与天子言,不敢指斥,故呼在陛下者而告之,因卑达尊之意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黄白》:“古人秘重其道,不欲指斥,故隐之云尔。”《南史·刘瓛传》:“学徒敬慕,不敢指斥,呼为 青溪 焉。”

释义:指名直呼。

举例:《晋书·范宁传》:“ 宁 指斥朝士,直言无讳。”《醒世恒言·独孤生归途闹梦》:“元来 德宗皇帝 心性最是猜忌,説他指斥朝廷,讥訕时政。” 郭沫若 《沸羹集·戏剧与民众》:“我们对于有害无益的作品曾加以不容情的指斥。”

释义:指摘,斥责。

查看详情

7.诘问:

读音:jié wèn

英文:closely question

释义

(书)(动)追问;质问:再三~,仍不得详情。

详细释义

举例:汉 焦赣 《易林·师之蛊》:“证讯詰问,繫於枳温。”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 钧 始虑其非,反覆詰问,但微笑不对。” 许地山 《缀网劳蛛》:“他底话意是要诘问她为什么变心。”

释义:追问;责问。

查看详情

8.诽谤:

读音:fěi bàng

英文:libel; slander

释义

(动)无中生有地说别人坏话,败坏别人的名誉:~中伤。[近]诋毁。[反]歌颂。

详细释义

举例:《韩非子·难言》:“大王若以此不信,则小者以为毁訾诽谤,大者患祸灾害死亡及其身。” 唐 元稹 《同州刺史谢上表》:“然臣益遭诽谤,日夜忧危,唯陛下圣鉴照临。” 巴金 《“最后的时刻”》:“诽谤中伤,血口喷人。”

释义:以不实之辞毁人。

举例:《吕氏春秋·不屈》:“国家空虚,天子之兵四至,众庶诽谤,诸侯不誉。” 高诱 注:“怨望多也。”《韩诗外传》卷三:“无使贤人伏匿,则痺不作。无使百姓歌吟诽谤,则风不作。” 明 归有光 《送摄令蒲君还府序》:“民俛首不敢出气,而閭巷诽谤之言,或不能无。”

释义:怨望。

举例:《汉书·贾山传》:“其所以莫敢告者何也?亡养老之义,亡辅弼之臣,亡进諫之士,纵恣行诛,退诽谤之人,杀直諫之士。”《周书·柳虯传》:“伏惟陛下则天稽古,劳心庶政。开诽谤之路,纳忠讜之言。” 宋 宋祁 《绝禁忌篇》:“ 秦 暴 汉 杂,禁忌始兴,诽谤坐诛,妖言有法。”参见“ 诽谤之木 ”。

释义:进谏。

查看详情

9.谴责:

读音:qiǎn zé

英文:criticism; to criticize; condemnation; to condemn; to denounce

释义

(动)严正地申斥:~不当行为。[近]指责。[反]称赞|夸奖|赞赏。

详细释义

举例:《史记·外戚世家》:“帝谴责 鉤弋夫人 。夫人脱簪珥叩头。”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慧星》:“臣当委心以听,奉身以退,徐请谴责,以戒为臣之繆於国者。” 沙汀 《在祠堂里》:“于是那种千篇一律的谴责又开头了。”

释义:申斥。

查看详情

10.责难:

读音:zé nàn

英文:blame; rebuke

释义

(动)指摘非难:他默默地忍受着大家的~。

详细释义

举例:《孟子·离娄上》:“责难於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 赵岐 注:“人臣之道,当进君於善,责难为之事,使君勉之。” 宋 苏轼 《祭范蜀公文》:“责难之忠,爱莫助之。” 章炳麟 《訄书·别录乙》:“ 衡 在朝二十餘岁,进退不恒,一代度制,略出其议,奏事亦数以古义责难。”

释义:勉励人做难为之事。

举例: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自从西医割掉了 梁启超 的一个腰子以后,责难之声就风起云涌了。”

释义:指责,非难。

查看详情

11.责问:

读音:zé wèn

英文:call sb. to account

释义

责备;诘责究问。用责备的口气问:厉声~。

详细释义

举例:《史记·李斯列传》:“ 李斯 数欲请閒諫, 二世 不许。而 二世 责问 李斯 曰:‘吾有私议而有所闻於 韩子 也。’” 宋 文同 《送提刑司勋》诗:“再将厚荫蒙旧物,掩蔽不才宽责问。” 清 洪昇 《长生殿·改葬》:“空剩取香囊犹在土,寻思不解缘何故,恨不得唤起山神责问渠。” 冰心 《寄小读者》十五:“小朋友!为着跟你们通讯,受了许多友人严峻的责问。”

释义:责备;诘责究问。

查看详情

12.责骂:

读音:zé mà

英文:blame; scold

释义

(动)用严厉或粗野的话斥责。

详细释义

举例:《魏书·尒朱兆传》:“ 兆 乃隔水责駡 腾 等。” 清 孔尚任 《题从子衍栻画赠郭皋旭》诗:“画成人偶窥,藏之束高架。以兹索者稀,或得免责駡。” 丁玲 《一九三○年春上海(之二)》八:“他无法,除了耐心的等待着,而且不断的为不知因的悔过,责骂着自己。”

释义:斥骂;指责咒骂。

查看详情

13.质问:

读音:zhì wèn

英文:call to account; inter pellate; query; question

释义

(动)提出责问,判断是非。

详细释义

举例:《汉书·刘歆传》:“时丞相史 尹咸 以能治《左氏》,与 歆 共校经传。 歆 略从 咸 及丞相 翟方进 受,质问大义。” 颜师古 注:“质,正也。” 宋 陆游 《数日不出门偶赋》诗之三:“稚子挟书勤质问,邻翁释耒閒过从。”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九:“ 子德 喜谈世务,及从余游,改而治经。尝以《毛诗》义质问,余随笔答之。”

释义:询问以正其是非。

举例:《旧唐书·职官志二》:“诸司自相质问,其义有三:关、刺、移。” 宋 苏轼 《乞相度开石门河状》:“伏乞降付三省看详,或召临赴省面加质问。”《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八:“总管就把婢子容貌年齿之类,两相质问,无一不合。” 巴金 《家》二九:“‘你们有什么理由没收我们的报纸?’ 张惠如 气愤地质问道。”

释义:谓依据事实加以询问;责问。

查看详情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