擢 |
zhuó |
17划 |
扌 |
(形声。从手,翟(dí)声。本义:抽引,拉拔) 同本义 擢,引也。——《说文》 擢,拔也。——《方言二》 拔根曰擢。——《小尔雅》 擢贾之发,以赎 贾之罪,尚未足。——《史记·范雎列传》 夫十围之木,始生如蘖,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枚乘《上书谏吴王》 卓齿之用 齐也,擢 湣王之筋,悬之庙梁。——《韩非子·奸劫弑臣》 蔚鹅城之南麓,擢仙李之芳根。——宋· 苏轼《惠州李氏潜珍阁铭》 车上御驰马,蓬中擢舟船。——汉· 王符《潜夫论》 风起,风起,擢入白擢花里。——明· 刘基《如梦令·题画》 又如:擢筋剥肤(擢筋割骨。犹言抽筋剥皮。比喻剥削深重残酷);擢发(拔下头发) 选拔 擢,今俗凡迁官曰擢。擢,犹升也,进也。——《正字通》 又如:擢佐(选拔辅佐人才);擢奇(选拔奇才);擢举(选拔荐举) 拔官,提升官职 程乌、 李育以有才干,皆擢用之。——《后汉书·公孙述传》 皇上超擢四品卿衔军机章京。——梁启超《谭嗣同传》 时瑞已擢 嘉兴通判。——《明史》 又 擢瑞户薄主事。 又如:擢引(提拔);擢任(提拔任用);擢拔(提拔);擢拜(提拔授官);擢进(提拔进用);擢叙,擢序(提拔叙用);擢授(提升);擢登(犹擢升) 耸出 擢干方数尺,幽姿已苍然。——韦应物《郡斋移杉》诗 又如:擢本(高耸的样子);擢拔(犹耸出,耸拔);擢削(耸立突出的样子);擢干(谓树干挺生、耸拔) 登,及 。 如:擢科(登第);擢冠(登第夺魁);擢桂(犹折桂。指科举及第)
|
详情 |
召 |
zhào,shào |
5划 |
口 |
(形声。从口,刀声。本义:呼唤) 召唤。用言语叫人来 召,呼也。从口,刀声。以言曰召,以手曰招。——《说文》 召,呼也。——《广雅·释诂二》 召有司。——《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召赵御吏。 大府召视儿。——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亦召供奉。——宋· 王谠《唐语林·雅量》 又如:召呼(呼唤;通知;交代);召致(使之至;唤来) 招致 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荀子·劝学》 召武受辞。——《汉书·李广苏建传》 收召后学。——唐·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召闹取怒。 又如:召引(招引;引导);召幸(被招致或宠爱的人);召取(导致;引来) 邀请 楚人有烹猴而召其邻人。——《淮南子·脩务》。注:“召,犹请也。” 令召客者酒酣。——《吕氏春秋·分职》 今召客者,酒酣,歌舞,鼓瑟吹竽。——《吕氏春秋》 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 于是天子乃召拜广为 右北平太守。——《史记·李将军列传》 召三老。——《史记·陈涉世家》 累召不应。——《后汉书·张衡传》 卒不召。——《明史》 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 感化和召唤 物色相召,人谁获安!——《文心雕龙》 召集 召令徒属。——《史记·陈涉世家》 悉召群臣。——《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召诸贵人。——《汉书·李广苏建传》 召会武官。 另见 shào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