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 |
yí,wèi |
12划 |
辶 |
给予;馈赠 相遗以水。——《韩非子·五蠹》 欲厚遗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置币遗单于。——《汉书·李广苏建传》 裘葛之遗。——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遗贼(给予戕害;遭害);遗赂(赠送财物);遗劳(馈赠;犒劳);遗酌(济助);遗送(赠送);遗金(赠送金钱) 送交;交付 遗赵王书。——《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遗魏王及公子书。——《史记·魏公子列传》 遗权书曰。——《资治通鉴》 以书遗操。 又如:遗书(投书;寄信);遗使(遣使);遗秉(发放粮食);遗大(赋予重大任务) 输送 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商召书》 加给 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遗我。——《诗·邶风》 另见 yí
|
详情 |
秉 |
bǐng |
8划 |
丿 |
手拿着,手持(是一只手从旁边拿着小物) 秉,执也。——《尔雅》 武王载旆,有虔秉钺。——《诗·商颂·长发》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白居易《观刈麦》 又如:秉圭(持着玉圭);秉烛云长(即云长秉烛,指三国关云长执灯夜读的事);秉笔(执笔;握笔);秉烛达旦(指关云长在护送两位皇嫂途中,秉烛达旦事);秉节(持节。节,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保持节操,守节);秉牍(手执简牍) 引申为主持,掌握 光秉政前后二十年。——《汉书·霍光传》 共秉朝政。——《三国志·吕布传》 又如:秉公灭私(主持公道,灭除私念);秉正无私(主持正义,没有私念);秉教伽持(佛教语。指执行佛法、施加佛力于众生,以保护扶持之) 保持;坚持 民之秉彝。——《诗·大雅·丞民》 君子秉心。——《诗·小雅·小弁》 又如:秉彝(坚持道理);秉心(居心;用心;持心);秉志(持志) 通“禀”。承受 。 如:秉谢(禀受并回报);秉质(受于自然的资质)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