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补大泻
大补大泻
更新时间: 2025-05-04 09:15:00 :73
读音:dà bǔ dà xiè
- 拼音:dabudaxie
dabudaxie拼音的所有词语 - 首字母:dbdx
首字母dbdx的所有词语 - 字数:4
- 繁体:大補大瀉
- 五笔:
韩语:['대대적으로 보충하고 대대적으로 설사하다'] 具体详情
日语:['大県大県']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Compensar la diarrea 具体详情
德语:Compensar la diarrea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 针刺手法名,指手法较重、刺激量较大的补泻方法。
详细释义
举例:
释义:针刺手法名。与小补小泻(平补平泻)相对。指手法较重、刺激量较大的补泻方法。《针灸大成》卷四:“有大补大泻,惟其阴阳俱有盛衰,内针于天地部内,俱补俱泻,必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烧山火、透天凉等法均属此类。大补大泻始见于明代杨继洲《针灸大成》卷四“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是属“刺有大小的内容。即手法较重、针感较强的补法或泻法,可分别用于阳盛阴衰或阴盛阳衰的病证,以使“经气内外相通,上下相接,盛气乃衰”。目前大多主张用复式补泻手法分层操作来进行大补或大泻,亦可用接气通经或抽添法以取补泻之效。明代李梴《医学入门·杂病穴法》列有汗、吐、下三法,分别使用捻转或提插补泻手法,施于合谷、内关、三阴交等穴,以取得强烈感应,实际上也应属于大补大泻范畴。
例句
出处
《针灸大成》
"大补大泻"单字解释
字 | 读音 | 笔画 | 部首 | 释义 | 链接 |
---|---|---|---|---|---|
泻 | xiè | 8划 | 氵 |
|
详情 |
大 | dà,dài | 3划 | 大 |
|
详情 |
补 | bǔ | 7划 | 衤 |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