愆阳

愆阳

更新时间: 2025-05-05 20:31:32 :62

读音:qiān yáng

韩语:['법도 가 양'] 具体详情

日语:['愆(']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Yin Yang 具体详情

德语:Yin Yang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阳气过盛。本谓冬天温和,有悖节令。后亦指天旱或酷热。

详细释义

举例:《左传·昭公四年》:“夫冰以风壮,而以风出,其藏之也周,其用之也徧,则冬无愆阳,夏无伏阴。” 杜预 注:“愆,过也。谓冬温。”《逸周书·时训》:“草木不黄落,是为愆阳;蛰虫不咸俯,民多流亡。” 唐 白居易 《祈皋亭神文》:“去秋愆阳,今夏少雨,实忧灾沴,重困 杭 人。” 前蜀 杜光庭 《神仙感遇传·释玄照》:“今愆暘经时,国内荒饉,可致甘泽,以救生灵。” 明 刘基 《次韵石末公闵雨》:“岂意愆阳为沴气,忽过炎夏到秋风。”

释义:亦作“愆暘 ”。阳气过盛。本谓冬天温和,有悖节令。后亦指天旱或酷热。


例句


百科释义

愆阳是一个汉语词汇,本谓冬天温和,有悖节令。后亦指天旱或酷热。

"愆阳"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qiān 13划
  1. 违背、违反 。又如:愆忘(违反);愆面(久违,久未见面);愆位(未能坚守工作岗位,克尽职责);愆义(违反道义)

  2. 超过;延误

    愆期。——《易·归妹》

    冬无愆阳。——《左传·昭公四年》

    不愆于素。——《左传·宣公十一年》

    匪我愆期。——《诗·卫风·氓》

    又如:愆亢(久旱);愆阳(阳气过盛);愆晴(久雨未晴);愆程(误了预定的旅程);愆悬(失期不至);愆候(失时);愆素(越过原来计划)

  3. 失掉,丧失

    王昏不若,用愆厥位。——《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天时有愆伏。——宋· 沈括《梦溪笔谈》

    又如:愆德隳好(丧失道义,破坏友好);愆伏(阴阳失调);愆和(失和)

  4. 通“骞”。亏,损

    不愆不忘,率由旧章。——《诗·大雅·假乐》

    苟伤廉而愆义。——陆机《文赋》

详情
yáng 6划
  1. 表面上

    吴主孙休,恐其内变,阳示恩宠,内实防之。——《三国演义》

    又如:阳施阴夺(表面给予,暗中夺回);阳奉阴违

详情
上一篇:愆瑕
下一篇:震愆
近期文章

澄静:澄静怎么读?
2025-05-05 19:21:47
澄静:澄静的意思
2025-05-05 19:21:36
澄静:澄静缄默
2025-05-05 19:21:27
澄静,澄静湖在哪
2025-05-05 19:21:07
澄静:澄静湖?
2025-05-05 19:20:59
澄静,澄静什么意思
2025-05-05 19:20:48
澄静(澄静拼音)
2025-05-05 19:20:25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