悖论

悖论

更新时间: 2025-05-02 18:20:33 :68

读音:bèi lùn

英文:paradox (logic) 具体详情

韩语:['패러독스'] 具体详情

日语:['パラドックス'] 具体详情

西班牙语:Paradoja 具体详情

德语:Paradoja 具体详情

语法


释义

逻辑学和数学中的“矛盾命题”,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能自圆其说。

例句


百科释义

悖论是表面上同一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着两个对立的结论,而这两个结论都不能自圆其说。悖论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发生,则推导出非A,非A发生则推导出A。悖论是命题或推理中隐含的思维的不同层次、意义(内容)和表达方式(形式)、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事实和价值的混淆,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思维主体与思维客体、思维层次与思维对象的不对称,是思维结构、逻辑结构的不对称。悖论根源于知性认识、知性逻辑(传统逻辑)、矛盾逻辑的局限性。产生悖论的根本原因是把传统逻辑形式化、把形式逻辑普适性绝对化,即把形式逻辑当做思维方式。所有悖论都是因形式逻辑思维方式产生,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发现不了、解释不了、解决不了的逻辑错误。所谓解悖,就是发现、纠正悖论中的逻辑错误。

"悖论"单字解释

读音 笔画 部首 释义 链接
bèi 10划
  1. 惑乱;糊涂

    足以喻治之所悖。——《荀子·正名》。注:“惑也。”

    先生老悖乎?——《战国策·楚策》

    又如:悖惘(昏聩了);悖耄(老朽昏庸)

  2. 荒谬;谬误

    计有一二者难悖也。——《战国策·秦策》。注:“误也。”

    疏达而不悖。——《淮南子·原道》。注:“谬也。”

    以此任物,亦必悖矣。——《吕氏春秋·察今》

    又如:悖妄(荒谬狂妄)

  3. 背谬,行不通

    守法而弗变则悖。——《吕氏春秋·察今》

详情
lùn,lún 6划
  1. 《论语》的简称 。内容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

  2. 另见 lùn

详情
上一篇:训悔
下一篇:悖晦
近期文章

本站热文

服务标语,315服务标语
2025-03-19 02:51:29 浏览:7
一本录取时间:一本录取时间河南?
2025-03-19 01:10:46 浏览:6
72小时 打一字 VS 72小时打一字谜
2025-03-19 05:40:19 浏览:5
附议 VS 附议和同意的区别
2025-03-20 19:20:52 浏览:5
标签列表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