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 |
fù |
9划 |
夂 |
重复;繁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史记·秦始皇本纪》。又如:复用(重复运用);复沓(重复;重叠堆积) 夹层 从复道上。——《汉书·高帝纪》。师古曰:“上下有道,故曰之复。” 履中有木者,谓之复舄。——《方言》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唐· 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复道(楼阁间架空的通道);复道回廊(高楼间或山岩险要处架空的通道、阁道和曲折迂回的走廊);复哨(军事用语。即二人为一班的步哨);复账(双层的帷账);复壁(两层而中空的墙壁,可以藏匿人和物) 重叠 陶复陶穴。——《诗·大雅·緜》 又如:复嶂(重叠的岩石山峦);复岭(重叠的山峰);复屋(上古时代一种楼阁的建筑);复阁(重叠的楼阁)
|
详情 |
义 |
yì |
3划 |
丶 |
名义上的 隐士赵逸,来至京师, 汝南王拜为义父。——《洛阳伽蓝记》 又如:义子(非亲生之子,而认作父子或母子关系);义父(经拜认为父。非亲生之父,即干爹,假父) 与志愿者有关的;由志愿者组成的 。 如:义状(起义的状子);义军;义从(志愿的随从) 善;美 宣昭义问。——《诗·大雅·文王》 又如:义问(善声;美好的声誉);义荣(由于修身立德而自然具有的荣誉);义心(常存节义的心境) 用于施舍、救济的;为公益而不取报酬的 。 如:义庄(旧指某些豪绅地主拨出部分田地,作为族产,以供祭祀办学、救济本族孤寡等费用);义田(为救助穷困者而购置的田地) 假的 。 如:义杖;义肢 另见 yí
|
详情 |
同 |
tóng,tòng |
6划 |
冂 |
和,表示并列关系 。 如:我同农民;教师同塾师 另见 tòng 衕 tòng ——见“胡同”hútòng 另见 tóng
|
详情 |
词 |
cí |
|
|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