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 |
tǐ,tī |
7划 |
亻 |
亲身经验;体察 汝体吾此心。——清· 林觉民《与妻书》 又如:体物(描绘事物);体信(守信;信服);体行(躬亲践行);体认(体察认识);体测(体察忖测)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 。 如:体国(关心国家);体悉(体谅了解) 划分,分解 体其犬豕牛羊。——《礼记》 又如:体解(分解牲畜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肢体解离);体国经野(区画都城,丈量土地;泛指治理国家) 成形 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诗·大雅·行苇》 表现;体现 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易·系辞上》 效法 帝者体太一。——《淮南子》 相承;继承 正体于上,又乃将所传重也。——《仪礼》 生长 体物而不可遗。——《礼记》 包含;容纳 君子体人,足以长人。——《易·乾》 通“履”。体验;实行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诗·卫风·氓》。《释文》云:韩诗作履。履,幸也。 能戴大圆者,体平大方。——《管子·心术下》 体恭敬而心忠信,术礼义而情爱人。——《荀子·修身》 笃志而体,君子也。 又如:体乾(履行天命) 另见 tī
|
详情 |
态 |
tài |
8划 |
心 |
(会意。从心,从能。简体字为形声。从心,太声。本义:姿态,姿势与状态) 同本义 態,意态也。——《说文》。段注:“意态者,有是意,因有是状,故曰意态。从心能,会意。心所能必见于外也。” 柔远能迩。——《虞书》。郑注:“能,恣也,恣即态也。” 人之态不如备。——《荀子·成相》。按:“诈态也。” 尽变态乎其中。——张衡《西京赋》 滂心淖态。——《楚辞·大招》 狗偷致态。——傅毅《舞赋》 宁溘死而流亡兮,予不忍为此态也。——《楚辞·离骚》 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态。——李渔《芙蕖》 是以上多故则下多诈,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淮南子》 尽态极妍。——唐· 杜牧《阿房宫赋》 密则无态。——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情状,神情 览将帅之变态。——司马相如《上林赋》。又如:病态;情态;气态;液态;态色(踌躇满志的神色);态状(状态;状貌);态浓(妆扮浓艳) 用以表明动作主体和动词表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 ——见“主态”
|
详情 |
轻 |
qīng |
|
|
|
详情 |
盈 |
yíng |
9划 |
皿 |
丰满,匀称好看 貌丰盈以壮姝兮,苞温润之玉颜。——《文选·宋玉·神女赋》 又如:盈肥(丰满肥腴);盈容(容色庄重) 圆满,无残缺 三月而盈。——《礼记·礼运》。疏:“谓月光圆满。” 又如:盈月(满月圆月);盈冲(盈满与虚空);盈昃(日月圆满或亏缺) 有余、多余、多出来,余出。通“赢” 今有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九章算术·盈》 又如:盈积(结余);盈虚(有余与不足);盈绌(有余与不足);盈羡(充足有余;盈余);盈味(余味) 盛,旺盛 披竭我盈,故克之(盈,指士气旺盛)。——《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盈虚消息(古人认为,时运循环,生灭不已,可由盛而衰,也可由衰而盛) 丰足 。 如:盈裕(充裕);盈禄(丰厚的俸禄);盈饶(充足,富足) 众多 。 如:盈多(众多);盈千累万(形容为数众多)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