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
yǐn |
4划 |
弓 |
长度单位 。古代以十丈为一引。今为市引的简称。1公里=30引
|
详情 |
渡 |
dù |
12划 |
氵 |
摆渡处(常用于地名)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 韦应物《滁州西涧》 渡船 火照放下被卷,也蹲下来,等候搭渡。—— 陈残云《香飘四季》
|
详情 |
请 |
qǐng |
10划 |
讠 |
(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 同本义 请,谒也。——《说文》 使人为秋请。——《史记·吴王濞传》。集解引律云:“秋曰请。” 不得入朝请。汉律盖改周礼之觐为请也。——《史记·魏其武安侯传》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史记·魏公子列传》 公卿相造请禹。——《史记·酷吏列传》 又如:请谒(拜见) 请求;要求 请,求也。——《广雅·释诂三》 墓地不请。——《礼记·王制》 夫请者,非可诒托而往也,必亲之者也。——《谷梁传·定公元年》 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喻老》 请为王吹竽。——《韩非子·内诸说上》 曹刿请见。——《左传·庄公十年》 力请客。——清· 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请命乞身(请求离职退休);请一个示(请求指示);请了训(请求训示);请蠲(请求免除田赋);请期(婚礼之一,在行聘之后,请求女家同意婚期);请咨(请求给予咨文);请和(求和);请托(走后门;拉关系) 询问 摈者去请事。——《仪礼·士昏礼》。注:“犹问也。” 又如:请仙(扶乩求仙,以卜休咎);请日(卜问吉日);请故(诘问其事故);请罪(责问对方己有何罪) 召;邀请 战则请从。——《左传·庄公十年》 又如:请唤(请召呼唤);请会(一种邀请他人参加的小型贷款形式);请召(招请);请逆(请人往迎);请卖爵子(即请爵卖子);请香头(请巫婆下神);请不将(请不了;不能请) 宴请 。 如:请你们来吃晚饭;宴请(设宴招待);请状(请帖。邀请客人的通知);请客 问候 。 如:请病(看望、问候病人) 告诉 主人答,再拜,乃请。——《仪礼》。郑玄注:“请,告也,告宾以射事。” 愿意 。 如:请顺(愿意归顺);请服(愿意顺服) 在请求时用作表示礼貌 请说之。——《墨子·公输》 请从吏夜归。——唐· 杜甫《石壕吏》 请先言人之老少。——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又如:请进来;请喝茶吧 请教,请示 请所之。——《资治通鉴·唐纪》
|
详情 |
求 |
qiú |
7划 |
一 |
请求;干请;乞助 求,乞也。——《增韵》 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史记·屈原列传》 求救于齐。——《战国策·赵策》 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齐策》 求其能千里也。 求救于孙将军。——《资治通鉴》 又如:求浼(请求;央求);求神福(祈求神灵保佑;祝福);求张良,拜韩信(到处求人;求托有用的人);求化(乞求人施舍财物) 追求,谋求;寻求;寻找 求,索也。——《玉篇》 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 入水求之。——《吕氏春秋·察今》 求剑若此。 求人可使报秦者。——《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不求闻达。——诸葛亮《出师表》 求利以污其行。——《后汉书·列女传》 求钱之民。——清· 龚自珍《病梅馆记》 以求钱也。 以求重价。 求太监后。——明· 崔铣《洹词·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又如:求代(迷信指吊死鬼诱人当“替死鬼”,以求投胎托生);力求(极力追求;尽力谋求);求友(寻求朋友);求正(寻求正道);求合(寻求志同道合者);求采(搜求选取);求觅(寻找);求访(寻觅探访) 索取 我之求也,此何罪?请杀我乎!——《左传·桓公十六年》 以城求璧。——《史记·廉颇蔺相列传》 空言求璧。 就吾求寒衣。——《资治通鉴·唐纪》 忽啼求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 探索 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孟子·公孙丑上》 求思之深。——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求古仁人之心。——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责备,责求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 选择 。 如:求牛(择牛以供祭祀);求偶(择求配偶) 招来 求善良。——《礼记·学记》 贪求;贪婪 不忮不求。——《诗·邶风·雄雉》 通“逑”。聚合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通“赇”。贿赂 阜其财求。——《国语·周语上》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