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 |
lǚ |
15划 |
尸 |
鞋 履,足所依也。——《说文》。按,古曰舄,曰屦,汉以后曰履。今曰鞵。此字本训践。转注为所以践之具也。 丝作之者谓之履。——《方言四》 脱履户外。——《列子·黄帝》 衣敝履空。——《汉书·鲍宣传》 不辨衣履。——清· 周容《芋老人传》 蹑丝履。——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衣履天下。——《史记·货殖列传》 孺子,下取履。——《史记·留侯世家》 郑人有欲买履者。——《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脱丝履。——《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又如:革履(皮鞋);履屐(鞋);履带(鞋和衣带);履组(鞋带);履靸(指鞋) 足 顿履随疏节,低鬟逐上声。——庾信《和咏舞》 领土,疆土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左传·僖公四年》
|
详情 |
振 |
zhèn |
10划 |
扌 |
(形声。从手,辰声。本义:赈济;救济) 同本义 振,举救也。——《说文》 振,救也。——《小尔雅·广言》 三曰振穷。——《周礼·大司徒》 踣弊不振。——《国语·周语》 君子以振民育德。——《易·蛊》。 又如:振恤(赈济);振贷(赈济);振业(救济之使有产业);振穷(救助困穷的人) 挽救;救治 智困于内而政乱于外,则忘不可振也。——《韩非子·五蠹》。 又如:振理(救治);振除(救治) 抖动;摇动 振,动也。——《广雅·释诂一》 举若振槁。——《史记·礼书》 蛰虫始振。——《礼记·月令》 六月莎鸡振羽。——《诗·豳风·七月》 果敢而振。——《荀子·荣辱》 必振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迁我如振落叶。——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振衣裳。——清· 方苞《左宗毅公逸事》 。又如:振玉(美玉受撞击震动的声音);振讯(抖动);振掉(动摇;震动);振董(振动);振落(谓叶将枯而震之使落);振摆(抖动) 举起;挥动 振长策而御宇内。——贾谊《过秦论》 然陵振臂一呼,创病皆起。——李陵《答苏武书》。 又如:振羽(鼓翅);振豪(竖起的细毛) 通“震”。震憾;震惊 被抑枉而自诬,事无苦而振慑者,怯人也。——《抱朴子·行品》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后汉书·张衡传》 又 振声激扬。 振之以威怒。——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振主(臣下震动君主);振色(震怒变色);振怒(震怒);振恐(震惊;恐惧);振悚(震惊) 整治,整顿 [reorganize] 班师振旅。——《书·大禹谟》。 又如:振兵(整顿部队);振旅(整顿部队);振饬(整顿);振举(整顿恢复);振核(整顿考核);振容(整容);振饰(整理修饰) 振作;奋起 蹶而不复振。——宋· 苏轼《教战守》。 又如:振顿(振作);振举(振作;整顿);振矜(振作;自尊);振起(兴起;奋起) 消除 贤者死忠以振疑,百姓寓焉。——《管子》。 又如:振耻(除去耻辱);振蛊(清除积弊) 发出;生长 木体实而花萼振。——刘勰《文心雕龙》 姓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