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 |
mào |
14划 |
豸 |
(形声。从豹省,皃(mào)声。本作“皃”,从“人白”,象人面形。儿,古文“人”字。本义:面容,相貌,容貌) 同本义(外在的仪表,生就的形象) 皃,颂仪也。——《说文》。按,面之神气曰颂,面之形状曰皃。 夫皃情之华也。——《国语·晋语》 貌思恭。——《论语》。皇疏:“动容谓之皃。” 貌耸神溢。——唐· 李朝威《柳毅传》 人之貌有与也。——《庄子·养生主》 子产蹴然改容更貌。——《庄子·德充符》 貌甚寝。——明· 魏禧《大铁椎传》 又如:貌团团(形容面容姣圆、丰润的样子);貌侵(容貌丑陋);貌妍(容貌美丽);貌寝(相貌丑陋、消瘦);貌状(外貌;形象);貌容(容貌);貌色(容貌);貌肖(形貌相似) 外表的形象,外观 貌恭而心不服。——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貌为风厉(表面上做出严厉的样子);全貌(事物的全部情况;全部面貌);貌似(面貌相似。或指事物外表相似而内在不同) 神态,面部神情 貌若男子所以恭敬,妇人之所以姣好也。——《说苑·脩文》 貌若甚戚者。——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 又如:貌禅(面部表情如僧徒入神。形容入神的样子) 通“緢”。细微的丝 简孚有众,惟貌有稽。——《书·吕刑》。《说文》引作“帷緢。”
|
详情 |
易 |
yì |
8划 |
日 |
古代指阴阳变代消长的现象 王者乘时,圣人乘易。——《管子》 古代卜筮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合称三易 《周易》的简称 《易》,书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画,有交易、变易之义,故谓之《易》。——朱熹《周易本义序》 本之易。——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又如:《易》之八像(《易经》中用八种符号(八卦)代表八种自然界中的现象) 古代占卜官名 昔者圣人建阴阳天土之情,立以为《易》,易抱龟南面,天子卷冕北面。——《礼记》 卜筮之象,古代以示吉凶祸福 卜易、谈星、看相…晚生都略知道一二。——《儒林外史》 弹奏弦乐器拽法之一,即中指向外,拨动琴弦 通“埸”。边界 观国之治乱臧否,至于疆易而端已见矣。——《荀子·富国》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易·大壮》 殖于疆易。——《汉书·食货志上》 吾易久远。——《汉书·礼乐志》 州名 。治所在今河北省易县 易水的简称 。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秦兵旦暮渡 易水。——《战国策·燕策》 易,出 代州,经 保定之 易州、 安州至 高阳,下与 曹、 徐、 滋、 沙诸河合。—— 明· 徐向志《读书札记》 姓
|
详情 |
改 |
gǎi |
7划 |
己 |
重新;再 缁衣之好兮,敝予又改造兮。——《诗·郑风 ·缁衣》 又如:改卜(重新占卜;另行选择);改口沓舌(重新转动舌头,改变原来的说法);改作(重制;另制);改析(重新划分);改撰(重新撰写) 另行;改任 后公改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 明年正月,召为南京右佥都御史,道改 南吏部右侍郎。——《明史·海瑞传》 又如:改聚(另行增加民众);改置(另行设置);改授(另行授予官职);改除(另行授官);改取(另行采择)
|
详情 |
容 |
róng |
10划 |
宀 |
或许;大概;也许 。 如:容或 表示反问。难道;岂 苟时未可,容得已乎?——《三国志》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