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
xué |
8划 |
子 |
学校 。又曾称学庐、学教、学馆、学堂、学宫、学院、学屋、学园 学,官也。——《广雅·释室》 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 学则三代共之。——《孟子》 万用入学。——《夏小正》 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礼记·王制》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韩愈《进学解》 又如:学俸(教师的薪水);学宪(学台);学台(学政);学里(明清时设立的管理各级地方儒生的机构) 学问 天子积学。——《后汉书·列女传》 学有未达。——清· 刘开《问说》 是芋视乃学。——清· 周容《芋老人传》 生平为学。——清· 张廷玉《明史》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又如:学耻全牛(惭愧学问未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学行(学问与品行);才学(才能与学问);绝学(失传的学问);家学(祖传学问) 学科;某一门类系统的知识 今日覩卿词学。——《剧谈录·宣宗夜召翰林学士》 又如:文学;哲学;地理学;化学;问学于师
|
详情 |
旦 |
dàn |
5划 |
日 |
(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本义: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同本义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诗·郑风·女曰鸡鸣》 夜穿墉以视之,达旦忘反。——《世说新语·贤媛》 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旦而战,见星未已。——《左传·成公十六年》 号呼达旦。——清· 方苞《狱中杂记》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又如:旦日(天亮时);旦明(天亮时) 早晨 旦夕得甘毳以养亲。——《史记·刺客列传》 又如:旦夕之危(比喻非常迫促的危险);旦气(清晨的空气);旦晚(早晚) 天,日;某日 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战国策·燕策》 又如:一旦(一天之间);元旦(新年的第一天);旦昏(白天与夜晚);旦昼(第二天的白天);旦朝(次日清早) 特指农历初一日 。 如: 旦望(朔望。即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旦会(农历初一之朝会) 旦角,传统戏剧中的女演员或女性角色类型。女主角称正旦,又有副旦、贴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花旦、色旦、搽旦等
|
详情 |
复 |
fù |
9划 |
夂 |
重复;繁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 陆游《游山西村》 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史记·秦始皇本纪》。又如:复用(重复运用);复沓(重复;重叠堆积) 夹层 从复道上。——《汉书·高帝纪》。师古曰:“上下有道,故曰之复。” 履中有木者,谓之复舄。——《方言》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复道行空,不霁何虹?——唐· 杜牧《阿房宫赋》 又如:复道(楼阁间架空的通道);复道回廊(高楼间或山岩险要处架空的通道、阁道和曲折迂回的走廊);复哨(军事用语。即二人为一班的步哨);复账(双层的帷账);复壁(两层而中空的墙壁,可以藏匿人和物) 重叠 陶复陶穴。——《诗·大雅·緜》 又如:复嶂(重叠的岩石山峦);复岭(重叠的山峰);复屋(上古时代一种楼阁的建筑);复阁(重叠的楼阁)
|
详情 |
大 |
dà,dài |
3划 |
大 |
见“大夫”、“大王” 用同“代”。世代 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 另见 dà 参见「大夫」条。
|
详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