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灬”所有汉字

找到38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15
  1. 名词 高温度。与「冷」相对。  【组词】:「发热」、「冷热」。

    名词 物体温度升高所释出的一种能。  【组词】:「地热」、「白热」、「导热」。

14

古同“熙”。

8
  1. 同“气”

    始炁为大道于日中,是为“孝仙王”。——《警世通言》

jiǎo16

1.火伤。

2.火把。

zhào13
  1. 表示方向,可加助词“着”,相当于“对”、“向”

    过了一个小石桥,照着那极窄的石磴走上去,又是一座大庙。——《儒林外史》

    又如:照着(对着;朝着)

  2. 按,依。按原样或某种标准做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太平天国《天朝田亩制度》

  3. 如:照式(照样,按原样);照例;照数(依照一定的数量)

  4. 表示比较,相当于“比”。

    如:他打听了他们两口子的感情,近来照往常好些,从来不顶嘴

liè13

古同“烈”。

tāo,dào11
[ tāo ]

“焘”dào的又音,多用于人名。

[ dào ]

同“帱”。

ruò18
  1. (会意。本义:烧)

  2. 同本义

    爇,烧也。——《说文》

    然火曰爇。——《通俗文》

    爇僖负羁氏。——《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毋爇五谷。——《淮南子·兵略》

    遂令攻郤氏,且爇之。——《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问者爇香于鼎,再拜。——《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爇烧(燃烧);爇薪(用为家贫而好学的典故);爇客(指自称能用丹头把铁点成金子的人)

  3. 烘烤 。

    如:爇鸡(烤鸡。后用以计谋破敌之典)

14
  1. 光明、明亮

    熙,光也。——《尔雅》

    于缉熙敬止。——《礼记·缁衣》。注:“缉熙皆明也。”大学注:“缉熙,光明也。”

    缉熙单厥心。——《国语·周语》。注:“熙,光也。”

    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煊赫流淳熙。——李商隐《韩碑》

    又如:熙皞(熙熙皞皞。光明祥和);熙天(明朗的天空);熙光(辉耀);熙焰(烈焰)

  2. 兴盛

    熙朝之佚事,即衰世之危端。——王世贞《艺苑卮言》

    又如:熙盛(兴隆);熙朝(兴盛的朝代)

  3. 和悦

    熙熙兮共乐人之臧也。——《荀子·儒效》。注::和乐之貌。”

    又如:熙怡(和悦的样子);熙治(清明和乐的时代);熙笑(和悦地笑着)

  4. 通“禧”。幸福;吉祥

    忽乘青玄,熙事备成。

    双桥镇上依然满眼熙和太平之盛。—— 茅盾《子夜》

    又如:熙恬(愉快安静);熙然(和乐的样子)

  5. 和暖;暖和

    群山霭遐瞩,绿野布熙阳。——韦应物《扈亭西陂燕赏》

    又如:熙阳(温暖的阳光)

huǒ,biāo4
  1.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同本义火,南方之行也。炎而上,象形。——《说文》。@@@@@又如:火链(旧时打火用的火力);火厝(火葬);火筒(烟筒);火火烛烛(火势很大);火厄(火灾);火备(防火设施)。@@@@@火灾;发生火灾凡四遭火。——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又如:火兵(负责救火的兵);火事(失火事故);火殃(古时指预兆火灾的天象);火所(发生火灾的地方)。@@@@@灯火,指灯烛或火把。江船火独明。——唐·杜甫《春夜喜雨》。拥火以入。——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3
  1. 抚育 。

    如:煦物(养育万物);煦育(抚育;养育);煦养(爱抚;抚育)

  2. 受雇为人劳动

    故姜牙卖煦无所售,而见师于 文武。—— 晋· 葛洪《抱朴子》

  3. [眼睛] 转动

    人生三月,目煦,亦能笑。——《白虎通》

zhēng10
  1. 众多;众

    有豕向蹄,烝涉波矣。——《诗·小雅·渐渐之石》

    天生烝民。——《孟子·告子》

    又如:烝人(民众,百姓);烝民(民众,百姓);烝涉(成群涉水);烝庶(众人,民众);烝黎(百姓)

  2. 美;美好

    文王烝哉!——《诗·大雅·文王有声》

23

细末。

dào18
  1.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xī,yí14
10
  1. 名词 乌鸦的简称。唐.张继〈枫桥夜泊〉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名词 俗以为日中有乌,故日称为「乌」。参见「乌兔」条。晋.陶渊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

shà,shā13
  1. 甚么,啥

    刘姥姥心中想着:这是什么东西,有煞用处呢?——《红楼梦》

  2. 另见 shà

liè10
  1. 益烈山泽而焚之。——《孟子·滕文公上》

    你去那受刑法尸骸上烈些纸钱。——关汉卿《窦娥冤》

12
  1. 参见「南无」条。

pēng11
  1. (形声。从火,亨声。本义:烧煮)

  2. 同本义

    烹,煮也。——《集韵》

    故曰:“治大国者若烹小鲜。——《韩非子·解老》

    卒买鱼烹食。——《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烹炮(烹调的手艺);烹鲜(比喻治理国家);烹龙炮凤(形容山珍海味);烹石(煎药);烹炙(烹煮煎烤);烹庖(烹治;烹煮);烹茗(煮茶或沏茶);烹宰(宰杀烹煮牲畜)

  3. 冶炼 。

    如:烹炼(冶炼、提炼、锤炼);烹锻(烧炼);烹金(冶金;炼金);烹银(炼银)

  4. 一种烹饪方法,先用热油略炒,然后加入酱油等作料迅速搅拌,随即盛出 。

    如:烹对虾

  5. 浸泡在热水中以制成(如一种饮料或其它液体)。

    如:烹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