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墀 | chí | 15划 | (形声。从土,犀(xī)声。本义:古代殿堂上经过涂饰的地面) 同本义 墀,涂地也。——《说文》 以丹漆地,故称丹墀。——《汉典职仪》 故愿一登文石之陛,涉赤墀之涂。——《汉书》 台阶上面的空地。也指台阶 青琐丹墀。——《文选·张衡·西京赋》
|
壔 | dǎo | 17划 |
-
土堡:“今有方堢~。”
|
埵 | duǒ | 11划 | 砌 。 如:埵砖
|
壢 | lì | 19划 |
-
坑。
|
堭 | huáng | 12划 |
-
1.〔堂~〕殿堂。
2.古同“隍”,无水的护城壕。
|
壙 | kuàng | 17划 |
-
见“圹”。
|
坯 | pī | 8划 | 没有烧过的砖瓦、陶器 坏,瓦未烧也。——《说文》 又如:砖坯;瓦坯 特指土坯。 如:一间破坯屋 山丘一重。通“坏” 山:三袭,陟;再成,英;一成,坯。——《尔雅·释山》。义疏:“坯者,当作坏。《说文》云:“丘,再成也。”再,盖一字之误。” 泛指半制成品 。 如:面坯儿;线坯子;坯模(雏型);坯璞(谓初规模的事物半成品);坯冶(谓制造陶器和冶炼);坯陶(谓制造陶器);坯销(犹浇铸);坯素(今言胚胎)
|
埫 | tǎng | 11划 |
-
<方>山间平地,平坦的地,多用于地名:贾~(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都家~(在陕西省安康)。
|
墽 | qiāo,áo | 16划 |
- [ qiāo ]
-
古同“硗”,(土地)瘠薄。
- [ áo ]
-
古同“嶅”。
|
塻 | mò | 13划 |
-
尘土。
|
坤 | kūn | 8划 | 后用为女性或女方的代称 。 如:坤表(女表);坤鞋(女鞋);坤旦(评剧中女伶串演旦角,叫坤旦;男子串演旦角,叫乾旦);坤宅(旧时联姻,称女家为坤宅,男家为乾宅) 古以八卦定方位,西南方为坤 。 如:坤垠(西南边陲);坤隅(西南方);坤维(指西南方)
|
圸 | shān | 6划 |
-
◎ 日本地名用字。【
|
圷 | xià | 6划 |
-
日本地名用字。
|
埒 | liè | 10划 | 等同;并立;相比 故吴诸侯也,以即山铸钱,富埒天子。——《史记·平准书》 又如:埒名(齐名);埒美(比美;媲美);埒略(比较区分)
|
塇 | xuān | 12划 |
-
方言,松软;松散:~土。馒头又大又~。
|
圶 | qià | 6划 |
-
古地名。
|
堝 | guō | 11划 |
-
同“埚”。
|
墺 | ào | 15划 | (形声,从土,奥声。本义:可以定居的地方) 同本义 墺,四方土可居也。——《说文》 四奥既宅。——《汉书·地理志》 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称山间平地(多用于地名) 惟独肯嫁进深山野墺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鲁迅《祝福》
|
堄 | nì | 11划 | ——“埤堄”(pìnì):城上有孔的矮墙
|
垟 | yáng | 9划 | 〈方〉∶田地 太阳高高照四方,姑娘送饭下田垟。——甬剧《姑娘心里不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