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饣”所有汉字

找到49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7
  1. 吃饱

    饫,食过多。——《玉篇》

    饫,饱也,厌也。——《广雅》

    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杜甫《丽人行》

    饫肥之肠。——明· 刘基《卖柑者言》

  2. 饫肥鲜者。又如:饫闻(厌闻。所闻过多而感厌倦之意)

  3. 饫,赐也。——《广韵》

    又如:饫赐(赏赐丰足)

  4. 饫礼,站立行礼

    夫礼之立成者为饫,昭明大节而已。——《国语·周语下》

    又如:饫歌(行饫礼时所唱的歌诗)

饿è10
  1. (形声。从食,我声。本义:饥之甚。按:在古代,“饥”与“饿”存在着程度上的差别。“饥”指一般的肚子饿;“饿”是严重的饥饿)

  2. 同本义 。与“饱”相对

    饿,饥也。——《说文》

    饿,无食久馁也。——《六书故》

    饿,甚于饥也。——《正字通》

    有死者曰大饥,无死者曰大饿。——《谷梁传》疏引徐邈说

    无一月饿。——《淮南子·说山》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子·饰邪》

    又如:饿隶(饥饿的人;形容干瘠的样子);饿损(饿坏);饿杀鬼(方言。贪吃的人);饿病(饥饿致病)

  3. 使受饿;感到饥饿

    饿其体肤。——《孟子·告子下》

    伯夷、 叔齐饿于 首阳之下。——《论语·季氏》

    又如:孩子饿了;别饿着小猪

  4. 贫困;缺少 。

    如:水田饿水;干田饿水;饿乡(缺吃的乡里)

fàn7
  1. 煮熟的谷类食物,多指米饭

    毋抟饭。——《礼记·曲礼上》

    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汉· 刘向《列女传》

  2. 又泛指为了满足饥饿或食欲,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吃进的一份食物。

    如:早饭;中饭;一天三顿饭;饭车(运饭的车);饭肴(丰盛的饭菜);饭头(寺院里的伙食管理人)

  3. 比喻无用之人 。

    如:饭袋(讥讽只会吃饭而不学无术的人);饭袋酒囊(讥人只知吃喝,不学无术)

jùn10
  1. 吃别人剩下的食物 。

    如:馂余(吃他人剩下的饭菜)

  2. 分吃祭品

    村店山家,分馂游息。——宋· 周密《武林旧事》

  3. 进餐 。

    如:馂羞(进食)

8
  1. 粮食

    饲,粮也。——《集韵》

  2. 指饲料 。

    如:打草储饲

hún11

〔馄饨〕 用薄面片包上馅 儿 煮熟连汤吃的食品。

xiǎng9
  1. 军粮及军队的俸給

    老弱转饷。——《汉叔· 严助传》

    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史記·高祖本紀》

    饷无所出。——清· 邵長蘅《青门剩稿》

    又如:饷馈(军队的粮食);饷米(军队食用的米);饷事(掌管军粮之事)

  2. 薪金 (旧时多指军队或军警等的薪金)。

    如:饷銀;月饷

  3. 食物

    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吴越春秋》

  4. 一会儿,不多久的时間。後作“晌”

    虽有一饷乐,有如聚飞蚊。——唐· 韩愈《醉贈张秘书》

gē,le9
[ gē ]

一种食品,用豆面做成饼形,切成块炸着吃或炒菜吃:绿豆~。

[ le ]

见“饸饹”。

xiàn11
  1. 面食、糕点里包的豆沙、糖、果仁、果肉或切碎的肉、菜等填料 。

    如:饺子馅儿;枣泥馅儿月饼;肉馅;鱼馅;馅草(菜馅)

  2. 被包裹的人或物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宋· 阮阅《诗话总龟》

  3. 比喻事情的底细,隐密 。

    如:漏馅

sǎn15

〔馓子〕 一种油炸的面食,细条相连,拧成各种花样。

10
  1. 姓。

    如:后燕有馀蔚 “馀”

  2. 另见 yú

táng,xíng6
  1. 名词 之又音。

jiǎo9
  1. (会意。从交,从食,交亦声。本义:饺子,一种有馅的半圆形面食)同本义 。

    如:饺子(以面粉为皮,内中包馅,略呈三角形的食品);饺饵(粉角,即饺子);蒸饺;咖喱饺

5
  1. 吃不饱

    飢,饿也。从食,几声。——《说文》

    可以乐饥。——《诗·陈风·衡门》。笺:“饥者,不足于食也.”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韩非子·饰邪》

    或受之饥。——汉· 贾谊《论积贮疏》

    操军兼以饥疫。——《资治通鉴》

    又如:饥火(饥饿难忍,如火烧于腹中);饥殍(饿死的人。同饿莩);饥驱(为饥饿所迫,出外奔波谋生);饥火中烧(饥饿难忍。如火烧于腹中)

  2. 通“饑”。荒年,五谷无收

    饥岁之春。——《韩非子·五蠹》

    比年不登,人用饥匮。——《后汉书·张奋传》

  3. 古国名

    西伯伐 饥国,灭之。——《史记·殷本纪》

bǐng9
  1. 做饼 。

    如:饼炉(烤饼用的炉子);饼师(制饼的人)

12

〔馉饳〕 一种面制食品。饳(duò )。

ěr9
  1. 吞食

    适足以饵大国耳。——《汉书·贾谊传》。注:“谓为其所吞食。”

    又如:饵名钓禄(以不正当的手段取得名誉和地位)

  2. 服食;吃 。

    如:饵药(服药);饵丹(服食金丹);饵术(服食苍术)

  3. 引诱

    此所以饵敌,如何去之!——《三国志》

    又如:饵诱(利诱);饵兵(诱敌深入的小部队)

yǐn,yìn7
  1. 把水给人或牲畜喝

    饮之食之,教之诲之。——《诗·大雅·公刘》

    又如:饮羊(指羊贩让羊多饮水,增加其体重以牟利。后引申为欺诈牟利);饮水(给牲口喝水);饮马长江(在长江边给战马喝水。指渡江南下进行征伐)

  2. 用酒食款待

    中军置酒饮归客。——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又如:饮客(用酒食款待客人);饮劳(以酒食慰劳)

  3. 另见(yǐn)

tuō6
  1. 饼谓之饦。——《方言》

    北人食面名馎饦。—— 宋· 朱翌《猗觉寮杂记》

zhuàn15
  1. 一般的食品、食物

    掌其厚薄之齐,以共王之四饮三酒之馔。——《周礼·天官》

    豫章王嶷盛馔享宾。——《南史·虞悰传》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又如:馔玉(精美珍贵的食品);馔脯(美食);馔饮(饮食);馔羞(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