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门”所有汉字

找到47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kǎi9
  1. 开阔;明朗

    闿,明也。——《广雅》

    又如:闿明(开阔明朗);闿爽(开朗);闿敏(开朗聪敏);闿疏(开朗通达)

  2. 通“恺”。和乐

    昆虫闿怿,回首面内。——《汉书·司马相如传》。又如:闿悦(欢乐);闿怿(和乐的样子);闿悌(和易近人)

mǐn7
  1. (形声。从门,文声。本义:吊唁)

  2. 同本义

    闵,吊者在门也。——《说文》

  3. 同“悯”。怜恤,哀怜

    闵予小子,遭家不造。——《诗·周颂·闵予小子》

    又如:闵察(怜悯审察);闵悼(怜恤哀悼);闵悔(怜恤而痛悔);闵笑(怜悯嘲笑)

  4. 勉。黾勉

    予惟用闵于天越民。——《书·君奭》

    又如:闵免(勤免不息。同黾勉。也作闵勉)

  5. 忧虑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孟子·公孙丑上》

    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又如:闵凶(忧伤的事。常指父母之丧);闵悔(伤痛后悔);闵急(令人担忧的严重情势)

6
  1. 门闩的孔

    不谨其闭,不固其门,虎乃将存。——《韩非子·主道》

    又如:键闭

  2. 古时称立秋、立冬为“闭”,意即开始闭藏的气节

    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左传》

11
  1. 门槛

    阈,门榍也。——《说文》

    阈,门限也。——《玉篇》

    柣谓之阈。——《尔雅》。注:“阈,门限。”

    不践阈。——《礼记·曲礼》

    宾入不中门,不履阈。——《礼记·玉藻》

    见兄弟不踰阈。——《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思不出乎门阈。——《汉书·王莽传》

    仍增崖而衡阈。——《后汉书·班固传》

    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论语·乡党》

    又如:阈闱(妇女所居的内室)

  2. 泛指界限或范围 。

    如:视阈;听阈

  3. 门户;门口

    仰瞻城阈,俯惟阙庭。——三国魏· 曹植《应诏》

guī9
  1. (形声。从门,圭声。“圭”亦具有表意作用。本义:上圆下方的小门;小门)

  2. 同本义

    闺,特立之户也。上圆下方,有似圭。——《说文》

    俯而出城门,以为小之闺也。——《荀子·解蔽》

    筚门闺窦之人。——《左传·襄公十年》

    公孙戍趋而去,未出,至中闺, 君(指 孟尝君)召而反之。——《战国策·齐策》

    又如:闺窦(穿墙小门);闺閤(宫中小门,内宫深处);闺牖(宫内的门窗);闺壸(内宫)

  3. 内室

    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归有光《项脊轩志》

    今夫贵人之子,必宫居而闺处。——汉· 枚乘《七发》

    又如:闺门(内室的门。有时也称家门);闺闱(内室);闺閤(内室小门);闺禁(宫中后妃居住处)

  4. 特指女子居住的内室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知。—— 白居易《长恨歌》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唐· 陈陶《陇西行》

    又如:闺閤(女子的卧房。卧房,内室。也作闺阁);闺阃(妇女所居的内室);闺阈(女子居处的内室。即闺房);闺声(来自闺房的笑声)

  5. 借指妇女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唐· 刘言史《七夕歌》

    又如:春闺;闺阃所无(比喻女子中少有的人才);闺人(妇女);闺妮(方言。指女儿);闺艳(美丽的少女)

wén11
  1. 参见「阌乡」条。

11
  1. (会意。从門(斗),从兒,兒亦(ní)声。兒,善讼者。本义:不和,争吵)同本义

    鬩,恒讼也。——《说文》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诗·小雅·常棣》

    兄弟谗阋。——《国语·周语》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诗·小雅·常棣》

    又如:阋讼(兄弟或家人相争讼);阋墙(在墙内争吵。指兄弟失和);阋墙谇帚(内部争吵不和)

9
  1. (形声。从门,吕声。本义:里巷的大门)

  2. 同本义

    闾,里门也。——《说文》

    二大夫出,相与踦闾而语。——《公羊传》

    便旋闾阎。——张衡《西京赋》

    门闾无关。——《吕氏春秋·仲夏》

    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汉书·陈胜传》

    又如:倚闾而望;闾阋(指内部斗争);闾墓(里巷和墓道的大门);闾闬(里巷的门)

  3. 里巷

    闾,里也。——《广雅·释宫》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吕氏春秋·期贤》

    违郢都之旧闾兮。——《楚辞·刘向·九叹·思古》

    又如:闾吏(里巷小吏);闾陌(里巷);闾社(闾里乡社);闾肆(街市)

  4. 泛指门户;人家 。

    如:闾井(房屋、水井等);闾舍(房舍);闾居(屋门所在)

  5. 中国古代以二十五家为闾

    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爱。——《周礼·大司徒》

  6. 泛指乡里 。

    如:陋闾;闾部(泛指地方);闾落(村庄);闾亭(乡里);闾户(村户);闾伍(乡里,民间)

yān11
  1. 阉割

    宦官悉用阉人。——《后汉书》

    又如:阉侍(被阉过的奴仆。也称阉奴、阉阍);阉洁(割除动物的睾丸或卵巢)

huì12
kàn,hǎn14
  1. 名词 老虎的吼叫声。《广韵.上声.豏韵》:「阚,虎声。」《诗经.大雅.常武》:「进厥虎臣,阚如虓虎。」

    副词 张大嘴巴的样子。《庄子.天道》:「而口阚然,而状义然,似系马而止也。」

hàn,bì6
jiān,jiàn7
  1. 间或,断断续续

    时时而间进。——《战国策·齐策》

    间道经其门。——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间以诗记所遭。——宋· 文天祥《 后序》

    间则蹑屐。——明· 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

  2. 秘密,暗中(隔开众人,使自己隐而不现)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史记·陈涉世家》

    侯生乃屏人间语。——《史记·魏公子列传》

  3. 另见 jiān

lán12
  1. 妄,擅自

    阑入尚方掖门。——《汉书·成帝纪》。注:“无符籍妄入宫曰阑。”

    又如:阑入(妄入,擅自进入);阑出(妄出,未得许可而擅自出去)

9
  1. (形声。从门,亥声。(ài)本义:从门外关门)

  2. 阻隔,不畅通;妨碍

    不令有所拘阂而已。——《后汉书·虞诩传》

    学而不思,则疑阂实繁。——《抱朴子·博喻》

    又如:阂滞(阻碍);阂目(视线被山所遮蔽);阂绝(隔绝,不相通);阂窒(阻塞);阂山(为山所阻隔);阂塞(阻隔不通)

  3. 厥形虽大,斯脚则企,跳步雀踊,踵不阂也。——晋· 郭璞《山海经图赞》

  4. 限制

    阂,限也。——《小尔雅·广言》

    恢万里使无阂,通亿载而为津。——晋· 陆机《文赋》

    世岂乏材,阂于资格故也。——《金史》

9
  1. (形声。从门,达声。本义:小门)

  2. 同本义

    哙乃排闼直入。——《汉书·樊哙传》

    又如:窗户闼(窗户上的小门);闼门(小门)

  3. 门内

    在我闼兮,履我发兮。——《诗·齐风·东方之日》

  4. 门楼上的小屋

    上飞闼而仰眺。——张衡《西京赋》

hūn11
  1. 守门 。

    如:阍犬(看门狗);阍吏(守门小吏);阍侍(守门的奴仆);阍竪(守门的童仆)

yán6

姓。注:“闫” 和“阎”今为两个不同的姓。

shuān4
  1. 插上门闩 。

    如:闩上门

rùn7
  1. 通“润”。滋润

    主闰宗筋。——《素问·痿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