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彳”所有汉字

找到86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dōng12

◎ 挑拣。◎ 同【倲】。行貌。

wǎng7

形容急行的样子。

9
  1. 南山律律。——《诗·小雅·蓼莪》

    又如:律律(山高峻的样子);律魁(高大的样子)

piào14

“????”的讹字。

zhēng8
  1. 征兆;迹象

    明征定保。——《书·胤征》

    休征嘉应。——《汉书·平帝纪赞》

    候善恶之征。——《汉书·艺文志》

    征兆必报。——《汉书·儿宽传》

    观国之强弱贫富有征。——《荀子》

    征于色。——《孟子·告子下》

    又如:征迹(迹象);征怪(怪异的征兆);征咎(灾祸的征兆);征候(发生某种情况的迹象,征兆);征效(征兆) “徵”

  2. 另见 zhǐ

zhǐ,zhēng14
  1. 〈名〉古代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的第四音。相当于工尺谱上的“六”,现在简谱上的“5”@@@@@徵,五声之一,弦用五十四丝,其声清。——《正字通》@@@@@3.又如:徵羽(宫、商、角、徵、羽五声音节中的后两音)@@@@@另见zhēng

huái9
  1. (形声。从彳 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回环。也作“回”、“迴”。

    如:徊集(迂回而至);徊翔(盘旋飞行;迂回上下);徊肠伤气(肠回转,气伤断。形容内心伤感)——见“徘徊” 佪

  2. 另见 huí

cóng,zòng11
  1. 名词 踪迹。同「踪」。《史记.卷八六.刺客传.聂政传》:「今乃以妾尚在之故,重自刑以绝从。」《汉书.卷五九.张汤传》:「上问:『变事从迹安起?』汤阳惊曰:『此殆文故人怨之。』」

yáng9
  1. 见“徜徉”

  2. 假装,诈伪 。

    如:徉徜(扬长);徉狂(装疯);徉徉(装模作样的样子) “佯”

  3. 另见 yáng

chì3
  1. (象形。小篆字字形象“行”,象纵横相交的十字路。“彳”是汉字部首之一,习惯上称为双人旁。从“彳”的字多与行走、行为和道路有关。本义:慢步行走)同本义

    彳,小步也。象人胫三属相连也。——《说文》。谓股、胫、足三属。

    彳亍中辍。——潘岳《射雉赋》

    又如:彳彳亍亍(脚步声)

dài,dāi9
  1. [口]

  2. 暂时停留 。

    如:在北京只待了一天

  3. 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 。

    如:我在家里待一整天

  4. 另见 dài

9

行走。

wěi12

1.行走的样子。

2.古同“伟”。

jìng8
  1. 取道

    夜径泽中。——《史记·高祖本纪》

  2. 经过

    昔赵衰以壶飱从,径,馁而弗食。——《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 郦道元《水经注》

  3. 另见 jīng

jiǎ,xiá12
[ jiǎ ]

1.至;到。

2.来。

3.姓。

[ xiá ]

古同“遐”,远。

lái,lài10
  1. 慰劳 。

    如:徕远(招抚边远地区黎民)

  2. 通“勑”。劝勉

    于是高祖引 [刘孝]孙、 [张胄玄]等,亲自劳徕。——《隋书·律历志中》

  3. 另见 lái

  4. 动词 慰劳、安抚。

    《晋书.卷六二.刘琨传》:「琨抚循劳徕,甚得物情。」

bào20

古同“儤”。

cóng10

古同“從(从)”。

cháng11
  1. (形声。从彳(chì),尚声。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徜徉中庭。——宋玉《风赋》

wǎng8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同本义,往,之也。——《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