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又”所有汉字

找到31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5

1.狗跑的样子。

2.古通“跋”。

3.古通“拔”。

duì5
  1. 朝,向——用作虚词,表示动作的对象 。

    如:对他的父亲谈及此事;对你的牙是凉了点;对耕作的危害;对财产的权利

  2. 对待。用法大致同“对于”。

    如:对任何人不怀恶意

9
  1. 依次序排列

    惇叙九族。——《书·皋陶谟》

    以敘其财。——《周礼·司书》

  2. 叙述,述说

    纪言以叙之。——《国语·晋语》

    自叙少小时欢乐事。——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世说新语·尤悔》

    畅叙幽情。——王羲之《兰亭集序》

    又如:自叙;追叙;倒叙;插叙;铺叙;补叙;叙事;叙心(抒怀)

  3. 谈话

    大家散了,王夫人姊妹不免又叙了半夜的话儿。——《红楼梦》

    又如:叙意(表达心意);叙觏(会面叙谈);叙会(会面叙谈)

  4. 记述,著述

    写情叙事。——《旧唐书·柳宗元传》

    幸君子书叙之外。——唐· 李朝威《柳毅传》

  5. 评定等级、次第,按功提升

    阎王叙功,从地狱里把你提上第十七层来。——《儒林外史》

    又如:叙用(分等级授官)

fā,fà5
  1. 头发,人头上的毛 ?

    巽为寡发。——《易·说卦》

    其华在发。——《素问·大节藏象论》

    穷发之下。——《庄子·逍遥游》

    束发而就大学。——《大戴礼记·保傅》

    结发成夫妻。——《苏武古诗》。注:“结发始成人也。谓男年二十,女年十五,时取笄冠为义也。”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宋· 范仲淹《渔家傲》

    又如:理发;脱发;怒发冲冠(形容怒极)

  2. 草木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庄子》

    山以草木为发。——《地理书》

  3. 通“旆(pèi)”。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旗帜的通称

    武王载发,有虔秉钺;如火烈烈,则莫我敢遏。——《荀子·议兵》

  4. 另见 fā;fèi

9

“????(彶)”的讹字。

shōu4

表示缠绕;从“又”,表示手。

wèi,yù10
[ wèi ]

古同“尉”。

[ yù ]

古同“尉”。

pàn9
  1. 零乱的

    约则义孤,博则辞叛。——《文心雕龙》

jiǎ,xiá9
[ jiǎ ]

虚假,非真。跟“真”相对:~发。~话。[假如][假使]连词,如果。

借用,利用(连—借):~手于人。~公济私。

3.拒理推断,有待验证的:~设。~说。

[ xiá ]

姓。

biàn8
  1. 事变,有重大影响的突发事件

    变遂发。——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又如:哗变(称军队突然叛变);变事(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

  2. 灾异,异常的自然现象

    灾异愈甚,天变成形。——《汉书·五行志》

    天变不足畏。——《宋史·王安石传》

    又如:变怪(灾变怪异)

7

古同“吏”。

cóng18
  1. 上述[一]的另一种读音。

guān,guàn6
  1. 古代天子、诸侯宫门外张示法令的地方。同“阙”

    观谓之阙。——《尔雅·释宫》郭璞注:“ 孙炎曰:‘宫门双阙,旧章悬焉,使民观之,因谓之观。’”。

    出游于观之上。——《礼记·礼运》

    是以凤凰来信,集羽族于观阙,肉角驯毛宗于外囿。——《后汉书·班固传·典引》

    又如:观阙(古代帝王宫门前的两座楼台);观魏(即观阙)

  2. 台榭

    宫室不观,舟车不饰。——《左传·哀公元年》

    大王见臣列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 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又如:观台(台榭);观榭(亭台楼榭);观阁(亭台楼阁)

  3. 鸟名。通“鹳”。

    如:观雀(鹳和雀);观讳(鸟名)

  4. 京观 。

    如:筑观(建筑京观)

  5. 道教的庙宇

    臣请本道定寺为三等,观为二等。上寺留僧二十一,上观道士十四。——《新唐书·李叔明传》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唐· 刘禹锡《戏赠看花君子》

    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顾炎武《复庵记》

    又如:白云观;观寺(寺观);观宇(道观佛寺);观阙(指庙宇)

  6. 古国名 。

    如:观国(在今顿丘卫县)

  7. 通“鹳”。雚雀鸟

    彼视三釜三千钟,如观雀蚊虻相过乎前也。——《庄子·寓言》

  8. 姓。春秋楚有观射父

  9. 另见 guān

huān6
  1. 古时男女相爱,女子对情人的称呼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刘禹锡《踏歌词》

    闻欢下扬州,相送 楚山头。——古乐府《莫愁乐》

  2. 欢爱。指男女交合之事 。

    如:求欢;寻欢;欢场(寻欢作乐的场所)

dié13
  1. 堆在一起或逐个堆放的大量东西 。

    如:一叠纸;一叠钞票

  2. 一簇结合着的但并非捆在一起的相似的条状物 。

    如:她的手中拿着一叠信

zhuó,yǐ,lì,jué8
  1. 动词 联、缀。《说文解字.叕部》:「叕,缀联也。」

    形容词 短浅。《淮南子.人间》:「圣人之思修,愚人之思叕。」

shòu8
  1.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2. 同本义

    受,相付也。——《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

    受其币。——《周礼·天官·司书》

    主妇拜受爵。——《仪礼·特牲馈食礼》

    则受之。——《周礼·司干》。注:“取藏之。”

    受以小功衰。——《仪礼·丧服》。注:“犹承也。”

    颛顼受之。——《国语·楚语》。注:“承也。”

    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管子·海南》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后汉书·列女传》

    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史记·魏公子列传》

    又如:受茶(女子受聘,订立婚约);受宫厅(衙门中的厅堂);受法(伏法);受事(接受教诲);受册(接受册命);受祉(接受天地神明的降福);受胙(接受胙肉)

  3. 蒙受;遭受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民到于今受其赐。——《论语·宪问》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贾谊《论积贮疏》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唐·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受侮;受敌;受污(遭受污染)

  4. 得到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

    又如:受知(得到他人的赏识、礼遇);受名(获得名称);受直(得到报酬);受瘪;受享(享受)

  5. 收进,取回

    舞者既陈,则授舞器,既舞则受之。——《周礼·春官·司干》

  6. 买入,收入

    釜十五吾受,而官出之百。——《管子》

    又如:受主(买主)

  7. 容纳

    秋水才添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杜甫《南邻》

  8. 通“授”。授予;交给

    若有诸公大夫则使人受俎如宾礼。——《仪礼·乡饮酒礼》

    以劳受禄,则民不幸生。——《管子·君臣上》

    受以王命,委以王事。——《论衡·自然》

    因能而受官。——《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9. 通“授”。教授;传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 韩愈《师说》

  10. 娶 。

    如:受室(娶妻,成家);受妻(娶妻)

jiān8
  1. 开发土地

    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书·益稷》

    艰,土难治也。——《说文》。段玉裁注:“按 许书无垦字,疑古艰即今垦字。” 徐灏注:“ 段谓艰即古垦字,其说甚精。”

  2. 欠缺 。

    如:艰息(缺儿少女);艰啬(匮乏);艰子(缺少子嗣);艰食(粮食匮乏);艰鲜(指食物匮乏)

sǒu9

“叟”的异体字。

dèng4
  1. 古国名

    邓,曼姓之国。今属 南阳。从邑,登声。——《说文》

  2. 在今河南省邓县。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

    邓侯吾离来朝。——《春秋·桓公七年》

    申吕应 邓。——《国语·郑语》

    袭楚至 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3. 古地名

  4. 春秋蔡地,后属楚。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

    蔡侯郑伯会于 邓。——《春秋·桓公二年》

  5.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汶河以南、运河以北地区(清兖州府境)

  6. 战国楚地,秦置邓县,是故邓侯国。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

  7.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

  8. 姓(邓通:西汉人,以自铸铜钱而成为巨富,后世常用此名比喻富有。邓禹:东汉新野人,字仲华。随汉光武刘秀作战,为东汉开国功臣。邓骘:人名,东汉安帝刘祜的舅父,封为上蔡侯,任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