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亠”所有汉字

找到38条“”部首的汉字
成语 读音 笔画 释义
chōng6
  1. 装满;塞满

    以充府库。——《周礼·大府》

    近之则钟音充。——《淮南子·说山》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司马光《训俭示康》

    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战国策·齐策》

    又如:充虚(填满肚子);充肠(充肚。填饱肚子);充庭(古代的一种朝仪。每大朝会,陈皇帝车马仪仗于殿庭)

  2. 假冒 。

    如:充行家;打肿脸充胖子;滥竽充数;充好汉

  3. 扩充,扩大;尽量展开 。

    如:充广(扩充);充扩(扩充,开拓)

  4. 凑数;补充 。

    如:充赋(凑数);充事(凑合使用)

  5. 备;供应 。

    如:充庖(供给膳食);充寒(备寒);充给(供给)

  6. 任职,充任;充当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聊斋志异·促织》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白居易《卖炭翁》

    又如:充吏(在衙门内供职);充任(担当某职务);充位(克位。徒居其位,无所建树)

ye7

义未详。

āi9
6
  1. 也;也是

    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也不过是摘了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抢,撞。)——《战国策·魏策》

    亦盛矣哉。(也真是盛大隆重的事啊!)——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亦以明死生之大。(也就是为了用它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以,用,后面省略了宾语“之”)。——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攻一时,敌退,三保亦自喜。——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又如:亦许(也许);亦然(也是这样)

  2. 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左传·文公七年》

    又如:亦且(又,而且);亦复(又)

  3. 也…也…;又…又… ——连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名词前面,强调两种动作、行为、状态、事物彼此并列或互相对待。

    如:亦真亦假

  4. 不过;仅仅;只是

    寡人之从君而西也,亦晋之妖梦是践。——《左传》

jīng8
  1. 大,盛

    京,大也。燕之北鄙,东 楚之郊,或谓之京。——《方言一》

    京,大也。——《尔雅》

    裸将于京。——《诗·大雅·文王》

    曰嫔于京。——《诗·大雅·大明》

    莫之与京。——《左传·庄公二十二年》

    京邑翼翼。——张衡《东京赋》

    发京仓。

    京师者何?天子之居也。京者何?大也。——《公羊传·桓公九年》。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

    又如:京鞋(华美而样式新颖的鞋);京仓(大粮仓。朱骏声曰:“京大师众也”);京庾(大粮仓);京枣(大枣)

  2. 悲痛的

    忧心京京。——《诗·小雅·正月》

9

同“夜”。

wáng,wú3
  1. 古同“无”

  2. 通“无”。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列子·汤问》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诗·唐风·葛生》

    亡则以缁,长半幅。——《仪礼·士丧礼》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

    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孟子·尽心上》

    自苦亡人之地。——《汉书·李广苏建传》

    大且亡罪夷灭。

    君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后汉书·列女传》

  3. 副词,通“毋”可译为“不”、“不要”等,表示否定

    幸亡阻我。——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亡论长者。

    法令亡常。——《汉书·李广苏建传》

    亡何国变。——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4. 另见 wáng

10
  1. 古都邑名 。商汤的都城。相传有三处

  2. 谷熟为南亳,汤都,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

  3. 蒙为北亳,汤受命为盟主之处,在今河南偃师县西

  4. 偃师为西亳,传说汤攻夏时所居

  5. 县名(亳县,在安徽)

lián13

“廉”字异体。

duǒ16
  1. 下垂

    朝歌城边柳亸地,邯郸道上花扑人。——唐· 岑参《送郭乂杂言》

    又如:亸避

lǜ,shuài11
  1. 自,由,从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小雅·北山》

    又如:率土(“率土之滨”之省称);率由(由来;犹皆由);率初(自始);率幸(一向受到宠信)

  2. 另见 lǜ

yǎn9
  1. 参见「兖州」条。

guǒ14
  1. (形声。从衣,果声。本义:包,缠)

  2. 同本义

    裹,缠也。——《说文》

    朱三百,裹。——《穆天子传》

    富之以国裹。——《管子·君臣》。注:“谓财货所苞裹而藏也。”

    无不裹也。——《吕氏春秋·本生》。注:“犹囊也。”

    绿叶紫裹。——宋玉《高唐赋》

    濯颖散裹。——郭璞《江赋》

    乃取蒙冲头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资治通鉴》

    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醊而哭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又如:裹束(包裹束缚);裹足(包裹足部。亦作“果足”:盘缠,盘费);裹革(马革裹尸)

  3. 携带

    吾闻开元中,下天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 唐· 孙樵《书褒城驿壁》

    又如:裹粮策马(携带粮食,鞭赶马匹。形容忠义之士踊跃参军的情景);裹持(包裹挟持,犹携带)

  4. 停止

    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秦· 李斯《谏逐客书》

    又如:裹足(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裹足不前(缠住脚不前进。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

  5. 包罗;笼罩 。

    如:裹合(纠合;聚集);裹掖(包围);裹抹(遮掩)

yōng13
  1. 通“壅”,堵塞

    维尘雍兮。——《诗·小雅·无将大车》。释文:“雍,字亦作壅。”

    雍以沙幕。——《汉书·匈奴传赞》

    上下雍隔故也。——《后汉书·梁冀传》

    又如:雍防(壅土堵防);雍害(阻挠妨害);雍遏(阻塞,壅塞);雍蔽(蒙蔽;隔绝)

jiāo6
  1. 通“姣”

  2. 美丽

    号曰庄姜。姜交好。——《列女传·齐女傅母》

  3. 侮慢,骄傲

    彼交匪敖,万福来求。——《诗·小雅·桑扈》

    豢之而俞瘠者,交也。——《荀子·荣辱》

  4. 通“狡”。狡谲,诡诈

    奉妒昧者谓之交谲。——《荀子·大略》

zhōng10
  1. 正;正派

    楚辟我衷。——《左传·昭公六年》。注:“正也。”

    发命之不衷。——《左传·昭公十六年》。注:“当也。”

    史馆取为衷据。——清· 章学诚《邵与桐别传》

    又如:衷据(正确的根据)

  2. 善;福

    今天降衷于吴。——《国语·吴语》

    和衷哉。——《书·皋谟》。传:“善也。”

  3. 忠诚

    欲对衷言不从。——《荀子·成相》。注:“诚也。”

    不从命乃衷。——《荀子·子道》

    又如:衷愚(愚忠。尽忠而不明事理。多用作臣子上言于帝王的自谦之词);衷赤(赤诚之心)

  4. 另见 zhòng

kàng,háng,gāng4
  1. 咽喉,喉咙。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胜也。”

  2. 比喻要害之处。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救斗者不搏撠,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3. 名词 脖子、咽喉。

    《说文解字.亢部》:「亢,人颈也。」《汉书.卷三二.张耳陈余传》:「乃仰绝亢而死。」唐.颜师古.注:「亢者,总谓颈耳。」

háo11

1.细长而尖的毛:狼~笔。羊~笔。

2.指毛笔:挥~。

3.秤或戥子上用手提的绳:头~。二~。

4.一点儿(只用于否定式):~不足怪。~无头绪。

5.(某些计量单位的)千分之一:~米。~升。~克。

6.计量单位名称。a)长度,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b)质量或重量,10丝等于1毫,10毫等于1厘。

7.货币单位,即角。

yòu12

飞翔。

xuán5
  1. 天,天空

    玄,天也。——《释言》

    天以不见为玄。地以不形为玄,人以心腹为玄。——《太玄·玄告》

    共玄官。——《管子·幼官》。注:“主礼天之官也。”

    又如:玄都(神仙的居处);玄穹帝(即天帝);玄极(天顶,天空);玄贶(上天的赏赐);玄浑(天)

  2. 道家的学说;道教

    自中朝贵玄,江左称盛,因谈余气,流成文体。——《文心雕龙》

    又如:玄门(道教);玄功(道家修道的功夫);玄玄道(道家及其深奥、神妙的教义)

  3. 农历九月的别称

    至于玄月,王召范蠡而问焉。——《国语·越语下》

  4. 玄孙的省称

    曾孙之子为玄孙。——《尔雅》

  5. 北方

    以处玄宫。——《庄子》。陆德明释文:“玄宫, 李云北方宫也。”

    又如:玄方(北方);玄郊(北郊);玄海(北方之海);玄朔(北方);玄帝(北方之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