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
读音 |
笔画 |
释义 |
麯 | qū | 17划 | ##邪僻,不正派。穷乡多异,曲学多辩。——《战国策·赵策二》 细,细小。察一曲者,不可与言化。——《淮南子·缪称训》
|
麥 | mài | 11划 | [一]之读音。
|
麭 | pào | 16划 |
-
糕饼。
|
麳 | lái | 19划 |
-
小麦。
|
麩 | fū | 15划 |
-
见“麸”。
|
麬 | fū | 16划 |
-
古同“麸”。
|
麵 | miàn | 20划 | 名词 脸部。 【组词】:「面貌」、「颜面」、「脸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 名词 物体的外表或上部的一层。 【组词】:「路面」、「水面」、「地面」、「封面」。
|
麨 | chǎo | 15划 | 炒的米粉或面粉
|
麰 | móu | 17划 | 古代称大麦 。 如:麰粉(大麦粉);麰麦(大麦) 指大麦做成的曲 麰,曲也。——《方言》。郭璞注:大麦曲
|
麶 | chi | 21划 |
-
义未详。
|
麫 | miàn | 15划 |
-
古同“麵”。
|
麪 | miàn | 15划 |
-
1.麦的子实磨成的粉。又称面粉。
2.面粉制成的食品:挂麪;切麪;汤麪。
3.泛指粉未:豆麪;药麪;粉笔麪。
4.方言。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的特性。如麪倭瓜;煮的红薯很麪。
|
麲 | xiàn | 18划 |
-
磨碎后未筛分为面与麸的麦屑:“非凶岁为~粥……以为是天下之美味也。”
|
麱 | fū | 18划 |
-
古同“麸”。
|
麷 | fēng | 29划 |
-
1.炒熟的麦子。
2.蒲草:“午其军,取其将,若拨~。”
|
麴 | qū | 19划 | 名词 把麦子或白米蒸过,使它发酵后再晒乾,称为「麴」。可用来酿酒。宋.苏轼少年游.银塘朱槛麴尘波〉词:「银塘朱槛麴尘波,圆绿卷新荷。」也称为「酒母」、「酒麴」。 名词 姓。如晋代有麴崇裕。
|
麮 | qù | 16划 |
-
大麦粥:“夏日则与之瓜~。”
|
麧 | hé | 14划 |
-
麦糠里的粗屑,多用以指粗食。
|